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0:04

  本文关键词: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通督调神针刺法 血管性痴呆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本研究,进一步阐明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理,为通督调神针刺法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临床依据。 方法: 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病人,采用随机数字量表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通督调神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排除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干扰因素。治疗组:主穴包括百会、神庭、印堂、人中、风府;辅穴包括:太冲、太溪、内关、丰隆、三阴交。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对照组:主穴包括百会、四神聪;辅穴:太溪、悬钟、足三里、大钟;得气候留针30分钟。两组均以苏州华佗牌一次性30号1~1.5寸不锈钢针灸针,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eale, HDS)、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Score, NFDS)、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the Se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 SDSVD)的积分评估,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分析。 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分布程度、Hachinsrk氏(HIS)缺血积分、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积分、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积分、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积分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2.在HDS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 3.在MMSE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 4.在ADL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PSMS(躯体性自理能力量表)、ADL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ADL总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 5.在NFDS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较好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 6.在SDSVD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SDSVD积分)疗效比较(PP)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别,均有较好效果。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中医证候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者差别不明显。 7.患者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检测 在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与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显著降低患者一氧化氮(NO)和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的测定值,且通督调神针刺法较常规针刺法更明显。 结论: 1两种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3.通督调神针刺法能显著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在清除患者自由基和调节脑血流量方面较常规针刺组更具有显著性。 4.通督调神针刺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通督调神针刺法 血管性痴呆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2-53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痴呆的认识12-26
  • 一、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名与病位认识12
  • 二、中医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12-14
  • 三、血管性痴呆的辩证分型14-15
  • 四、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15-26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26-33
  • 一、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危险因素26-29
  • 二、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理29-31
  • 三、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31-32
  • 四、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32-33
  • 第三节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33-43
  • 一、病机取穴33-34
  • 二、特色取穴34-36
  • 三、头针36-37
  • 四、电针37-38
  • 五、艾灸38-39
  • 六、眼针39
  • 七、耳穴39
  • 八、穴位注射39-40
  • 九、舌针40
  • 十、针药结合40-41
  • 十一、综合疗法41-43
  • 第四节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43-53
  • 一、针刺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43
  • 二、针刺对脑部缺血、缺氧状态的影响43-44
  • 三、针刺对自由基系统的影响44-47
  • 四、针刺对VD大鼠海马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47-48
  • 五、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48-50
  • 六、促进大脑损伤后再修复50-51
  • 七、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功能51
  • 八、抑制神经细胞凋亡51-52
  • 九、β淀粉样蛋白52-53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53-66
  • 第一节 研究对象53-54
  • 一、病例来源53
  • 二、西医诊断标准53
  • 三、中医诊断标准53
  • 四、纳入标准53
  • 五、排除标准53-54
  • 六、剔除病例标准54
  • 七、退出(脱落)病例标准54
  • 第二节 研究方法54-56
  • 一、临床资料的处理54
  • 二、分组和治疗方法54-55
  • 三、观察指标55
  • 四、安全性指标55
  • 五、疗效评价性指标55
  • 六、疗效评定标准55-56
  • 七、安全性观察56
  • 八、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56
  •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56-66
  • 一、一般资料56-57
  •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57-59
  • 三、治疗后疗效比较59-65
  • 四、安全性观察65-66
  • 第三部分 讨论66-71
  • 一、通督调神针刺法的选穴依据66
  • 二、痴呆量表的选择依据66-68
  • 三、临床疗效及疗效相关积分的变化分析68-69
  • 四、安全性观察69-70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70
  • 六、存在问题和展望70-71
  • 第四部分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86
  • 附录86-99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99-100
  • 致谢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婷;程红亮;李飞;陈峗;陈幸生;;“额三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2 卢雨微;吕明庄;贺志光;;耳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NMDAR1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2期

3 陈粲;杨琼;戴桃李;潘娅;王旭东;张敏;;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和长时程增强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3期

4 于树夔;于宝锋;;醒脑益智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6期

5 王频;杨骏;杨帆;陈浩;黄学勇;李飞;;艾灸头部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10期

6 孙莉;项颗;;醒脑再造丸治疗中轻度老年血管性痴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贾树林;;加减洗心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陶子荣;;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的评价[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史洪润;何峰;窦伟;黄炳亮;李新民;范维玲;陆丽芳;;针刺井穴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干预的疗效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10 陈存国,金小红;尼莫同、刺五加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4年11期



本文编号:1124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124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8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