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中医证候相关因子的多因素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7:30

  本文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证候相关因子的多因素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肠癌 舌象 中医证型


【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大肠癌晚期疾病中医证候相关因子的多因素进行流行学病调查分析研究,了解大肠癌晚期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特点,并分析了舌象特点,及与证候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探讨大肠癌晚期疾病的证候构成,分析归纳中医病因病机特点,为临床更好的对大肠癌疾病进行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量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方法: 研究对象:病例来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二、三、四肿瘤科住院的大肠癌晚期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收集其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采用横断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标准:大肠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司编著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临床分期标准采用国际公认的TNM分期。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证候部分》、《临床中医肿瘤学》及《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修订版)辨证部分,整理出瘀毒蕴结证、脾肾阳虚证、大肠湿热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五种主要证型。舌诊部分参看《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修订版)舌诊部分内容。统计学处理:调查结束后,所有调查资料汇总,输入计算机,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患者进行舌象,中医证候分析。统计方法:分类资料用x2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多样本比较采用q检验,中医临床症状分析及舌象分析采用样本聚类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后,初步得出大肠癌晚期疾病的证候诊断重要指标、证型类型、主要临床症状、舌象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 一、临床描述性分析 被调查的100例大肠癌晚期患者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中,腹泻出现频率最高,共76例,约占(76.0%)。其次为腹内结块,共70例(70.0%)。其他出现频率较高(≥50%)的临床症状有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粘液脓血便、消瘦、腹胀、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小便短赤。舌质表现中,齿痕舌(40.0%)、暗红舌(34.0%)、胖大舌(33.0%)、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质特征;舌苔以薄白苔、黄腻苔为主各29例(29.0%),其次为薄黄苔23例(23.0%);而舌下络脉研究中有91例(91.0%)的患者出现舌下络脉有密网状小血管改变,76例(76.O%)患者舌下络脉主干长度大于3/5,62例(62.0%)患者舌下络脉饱满隆起,轻度弯曲或局限曲张,舌下络脉颜色青紫59例,占59.0%。脉象中脉涩所占比例较大,占34例(34.0%),其次为脉滑数23例(23.0%)。 二、临床证型研究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专家意见,提示出大肠癌晚期患者证型聚为五类较合理,分别为瘀毒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大肠湿热证,肝肾阴虚证。其中瘀毒蕴结证、脾肾阳虚证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大肠湿热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瘀毒蕴结证主要症状为:腹内肿块坚硬、腹内结块、粘液脓血便、腹泻、口唇紫暗、面色晦暗、便色紫暗、肌肤甲错、小便短赤、消瘦、神疲乏力、腹部刺痛、里急后重、口中粘腻,舌脉主要有舌下络脉有密网状小血管、脉涩、舌下络脉色紫黑、舌下络脉主干长度大于3/5、舌质暗红、瘀点舌、舌下络脉宽度2mm~2.6mm、舌下络脉弥漫曲张等。大肠湿热证主要症状为: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口渴、小便短赤、腹部阵痛、肢体困重、.口干咽燥、肛门灼热、失眠、腹泻、口苦、腹胀、食少纳呆、口中粘腻、烦躁易怒、胸闷等。舌脉主要有脉滑数、黄腻苔、舌下络脉有密网状小血管、主干长度大于3/5、红舌、舌下脉络色青紫、饱满隆起、轻度弯曲、舌下络脉局限曲张。脾肾阳虚证主要症状为:腹部隐痛、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腹泻、少气懒言、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舌下络脉饱满隆起,轻度弯曲、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完谷不化、腹内结块、气短、腰膝酸软、消瘦、腹胀。舌脉主要有舌下络脉有密网状小血管、局限曲张,舌下络脉色青紫、薄白苔、淡白舌、胖大舌、齿痕舌、舌下络脉主干长度大于3/5、宽度2mm~2.6mm、脉沉细。气血两虚证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腹胀、腰膝酸软、食少纳呆、便色紫暗、粘液脓血便、畏寒肢冷、唇甲色淡、里急后重、腹泻、自汗、气短、面色萎黄、腹部刺痛、肿块坚硬、腹内结块、肢体浮肿等,舌脉主要有舌下络脉局限曲张、有密网状小血管、主干长度小于3/5、舌下络脉青紫、饱满隆起,轻度弯曲、瘀点舌、淡暗舌、脉沉细、脉涩、舌下络脉宽度2mm~2.6mm、舌下络脉色紫黑、薄黄苔、齿痕舌等。肝肾阴虚证主要症状为:失眠、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腹部隐痛、腹内结块、五心烦热、口渴、消瘦、腹胀、小便短赤、神疲乏力、大便干结、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少气懒言、便秘、耳鸣、心悸、胸闷、面色晦暗、盗汗、颧红、口唇紫暗、口苦、肛门坠胀、唇甲色淡等。舌脉主要有舌下络脉主干长度大于3/5、脉弦细数、舌下络脉有密网状小血管、瘦小舌、剥苔、绛舌、红舌、舌下络脉饱满隆起,轻度弯曲、舌下络脉宽度2mm~2.6mm、薄黄苔等。 本次调查的大肠癌晚期患者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尤其是中分化管状腺癌(90.0%),各证型间病理类型比较无明显差异。 三、证与舌的相关研究 大肠癌晚期患者舌象的研究中,舌象呈以下特点,在100例的研究对象中,暗红舌34例、淡白舌26例、淡红舌5例、红舌20例、绛舌6例、青紫舌2例、淡暗舌7例。其中淡白舌、暗红舌、红舌所占比重较重,尤以暗红舌所占比重最重。其中瘀毒蕴结证以暗红舌、瘀点舌、瘀斑舌为主;大肠湿热证以红舌为主;脾肾阳虚证以淡红舌、淡白舌为主;气血两虚证以淡白舌、淡暗舌为主,肝肾阴虚证以暗红舌、绛舌、红舌为主。在100例研究对象中,薄白苔29例、黄腻苔29例、薄黄苔23例、黄厚苔8例、剥苔7例、白润苔6例、白腻苔1例、白厚苔1例。其中瘀毒蕴结证以以薄黄苔、黄腻苔、黄厚苔为主;大肠湿热证以黄腻苔为主;脾肾阳虚证以薄白苔为主;气血两虚证以薄黄苔、薄白苔为主;肝肾阴虚证以薄白苔和薄黄苔为主。舌下络脉存在显著异常者多见。 四、证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研究 本次调查的大肠癌晚期患者CEA浓度以瘀毒蕴结证最高,并依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大肠湿热证依次降低。肝肾阴虚证CA199, CA125, CA153水平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瘀毒蕴结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大肠湿热证各组间无差异(P0.05)。大肠癌晚期患者各证型组间AFP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一、通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实践,提示出大肠癌晚期临床常见五大主要证候群为瘀毒蕴结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脏腑本虚是肿瘤发病的根本,瘀毒内阻、湿热郁结是肿瘤发生的基本病理变化,“瘀”、“毒”、“湿”、“热”可能为大肠癌的进展的促使因素。从每一分类的临床症状可知,每个分类所体现的中医证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兼杂有其他中医证型的临床特征,由于肿瘤本身病理的复杂性,随着疾病进展,证候分布及演变均呈现复杂化。 二、大肠癌晚期患者舌象的研究中,每个类型的舌象均呈现不同的“瘀”的表现,瘀血舌象所占比重最重,尤其在舌下络脉的观察中,舌下络脉存在显著异常者多见。由此推论在大肠癌的的病理机制中“瘀”占有相当大的地位。 三、大肠癌晚期患者常见肿瘤标志物CEA, CA199, CA125, CA153均呈阳性表达,与临床辨证分型相关,对几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协助肿瘤诊断,指导临床辨证分型,并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治疗。 结语: 本论文创新点: 一、首次以大肠癌晚期疾病为切入点,开展其临床症状规律、证型分布研究,从数理统计方面验证了中医“证候”的复杂性,多维性。 二、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肠癌晚期患者舌象进行分析,探讨大肠癌晚期患者舌象特点,并认为“瘀”、“毒”、“湿”、“热”、“虚”是晚期大肠癌的主要病机;舌下络脉异常者多见,突出了在大肠癌晚期患者的病理机制中“瘀”占相当大地位。 三、本研究对大肠癌晚期患者常见肿瘤标志物与证型关系进行分析,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指导大肠癌晚期患者的临床辨证分型,并促进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关键词】:大肠癌 舌象 中医证型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3;R241.25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4
  • 引言14-16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6-33
  • 1.1 古代医家对大肠癌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16-20
  • 1.1.1 病名回顾16-17
  • 1.1.2 古代医家对大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17-20
  • 1.2 现代医家对大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20
  • 1.3 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现状20-23
  • 1.4 舌象研究23-31
  • 1.4.1 舌象概述23-24
  • 1.4.2 古代文献关于舌诊的记载24-25
  • 1.4.3 恶性肿瘤舌象的研究进展25-31
  • 1.4 大肠癌常用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31-33
  • 第二章 临床研究33-78
  • 2.1 研究目的33
  • 2.2 研究对象33-39
  • 2.2.1 病例来源33
  • 2.2.2 病例选择标准33-36
  • 2.2.3 研究方法36-37
  • 2.2.4 调查质量控制37-38
  • 2.2.5 统计学处理38-39
  • 2.3 调查研究结果39-68
  • 2.3.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39-41
  • 2.3.1.1 病例来源分布39
  • 2.3.1.2 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39-40
  • 2.3.1.3 大肠癌晚期病理类型分析40-41
  • 2.3.1.4 大肠癌晚期临床TNM分期分析41
  • 2.3.2 大肠癌晚期患者症状的描述性分析41-45
  • 2.3.3 中医证型分析45-58
  • 2.3.3.1 聚类分析后的各类型的样本的分布情况46
  • 2.3.3.2 聚类分析后各类型的主要症状分布情况46-58
  • 2.3.4 大肠癌患者舌象分析58-63
  • 2.3.4.1 舌象特征研究58-60
  • 2.3.4.2 因子分析60-63
  • 2.3.5 大肠癌晚期中医证型相关分析63-68
  • 2.3.5.1 大肠癌晚期中医证型分布63-64
  • 2.3.5.2 大肠癌晚期证型与病理类型关系64
  • 2.3.5.3 大肠癌晚期证型与临床分期关系64
  • 2.3.5.4 大肠癌晚期证型与肿瘤标志物64-68
  • 2.4 讨论68-78
  • 2.4.1 临床调查中一般情况分析69-70
  • 2.4.2 大肠癌的临床症状及证型分析70-73
  • 2.4.2.1 大肠癌晚期的中医临床症状特点70-71
  • 2.4.2.2 大肠癌晚期中医证型特点71-73
  • 2.4.3 大肠癌晚期患者舌象与证候的研究73-75
  • 2.4.4 大肠癌相关因素分析75-78
  • 结语78-80
  • 参考文献80-87
  • 附录87-91
  • 致谢91-92
  • 附图92-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东兰;胡金森;郑海霞;何艳玲;彭安;陈晓秋;;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杂志;2005年22期

2 张伦;陈锐深;;肺癌舌象的临床研究(附433例肺癌与400例正常人的舌象分析)[J];新中医;1987年07期

3 陈群,徐志伟;评《舌下络脉诊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新中医;1999年11期

4 孙善琳,汪淑钦;172例胃癌、食道癌舌象特征的观察[J];四川中医;1988年10期

5 林秀萍,姚保泰;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诊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王莉,秦吉华,迟永利,刘岩;106例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观察[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7 张新,孙华,李亚东;孙桂芝治疗大肠癌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1998年04期

8 苏晋梅,韩明权,林琴娟,黄海茵;原发性肺癌380例舌象分析[J];山西中医;2000年05期

9 刘同奇,王虹,苏首健;舌下脉络瘀点与肿瘤关系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7期

10 周阿高,丁钰熊,何素英,黄大慰;胃癌患者紫暗舌与血凝指标检测的相关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年12期



本文编号:1132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132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