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胶质细胞环境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胶质细胞环境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BDNF、S100β、GFAP蛋白和BDNF、Caspase-3基因的表达,探讨该方法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2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每组各48只。每组再按3、7、14、21天分为4亚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针刺组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康复组采用跑台训练,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治疗。各时间点采用Bederson's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区BDNF、S100β、 GFAP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DNFmRNA. Caspase-3mRNA的表达。 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各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7d,14d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与针刺组比较,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分趋势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缺血区皮层BDNF的表达:术后3d,7d,14d,21d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1);术后7d,14d,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术后7d,14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 3缺血区皮层S100β的表达:术后3d,7d,14d,21d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S100β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1);术后7d,14d,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S100β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术后7d,14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S100β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 4缺血区GFAP蛋白的表达:术后3d,7d,14d,21d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1);术后7d,14d,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术后7d,14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 5脑缺血大鼠BDNFmRNA的表达:各时间点,与假手术比较,各组BDNFmRNA的表达增加(p0.01);术后7d,14d,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BDNFmRNA的表达增加(p0.05);术后7d,14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BDNFmRNA的表达增加(p0.05)。 6脑缺血大鼠Caspase-3mRNA表达:各时间点,与假手术比较,模型组Caspase-3mRNA表达增加(p0.01);术后7d,14d,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Caspase-3mRNA表达减少(p0.05);术后7d,14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Caspase-3mRNA表达减少(p0.05);术后7d,14d,与针刺组比较,康复组Caspase-3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针康法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康复,且针康法优于单纯针刺和康复。 2.针康法能够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质缺血区周围GFAP,S100β的表达,促进胶质细胞活化,从而保护神经元,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且针康法优于单纯针刺和康复。 3.针康法能促进局灶脑缺血后BDNFmRNA的表达增加,保护神经元,与BDNF蛋白表达趋势一致,并且随时间递增其表达增加,且针康法优于单纯针刺和康复。 4.针康法能抑制局灶脑缺血后Caspase-3mRNA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神经恢复,并且随时间递增其表达降低,且针康法优于单纯针刺和康复。 5.针康法能够调控脑缺血后胶质细胞环境,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途径,这可能是针康法促进脑缺血神经恢复的机制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万东,吉训明,吴浩,凌锋;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实验条件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10期
2 宋献文;沈培芝;石印玉;;补肾中药密骨片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和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S1期
3 李东良,郭红哲,杨才生,黄爱琼,陈紫榕;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年02期
4 温进坤,韩梅,杜玮南,高社军;一种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年01期
5 曹廷兵,闫振成,沈成义,王利娟,聂海,钟健,祝之明;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8期
6 柴可夫,柴瑞,王亚丽;糖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9期
7 陈敏,王玮,林海,陈燕惠,陈达光;早期干预与TrkA受体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J];解剖学杂志;2005年05期
8 商秀丽,徐万鹏,刘云会,杨金霞,张化,薛一雪;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海马MAPK的表达(英文)[J];神经科学通报;2005年04期
9 樊双义,谌小维,樊宏孝,张春青,吴毅,薛丽,郑健,胡志安;长时连续作业对大鼠觉醒能力的损害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21期
10 李达兵;唐军;范晓棠;宋敏;徐海伟;周光纪;白云;;PS1/APP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与Aβ_(1-40)海马注射AD模型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雪民;许能贵;李万瑶;;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侯雪民;许能贵;李万瑶;;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贾占红;张硕峰;吴金英;;醒神化瘀滴丸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骆海坤;李国风;李兰芳;张勤增;张建新;;硫化氢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氨基酸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5 冯华;邓聪颖;李飞;张礼均;陈志;吴南;孟辉;林江凯;朱刚;王宪荣;;家兔局灶性脑缺血灶周围脑组织间液微透析监测研究及高压氧预适应对其影响[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吴晓冬;杨绍娟;朱辉;;Cspase抑制剂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7 鞠秀丽;黄志伟;侯怀水;时庆;李栋;沈柏均;;大鼠胎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治疗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俞月萍;;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A];浙江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刁利红;罗文舒;王玲;于海波;皮敏;饶晓丹;彭君华;杨卓欣;;电针任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ERK1/2表达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何波;李树清;;树,
本文编号:1172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17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