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治疗患者面部痤疮、血清IGF-1、DHEA及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6 11:45

  本文关键词:针刺对治疗患者面部痤疮、血清IGF-1、DHEA及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痤疮 IGF-1 DHEA 抑郁自评量表 状态体质焦虑量表


【摘要】:1研究目的 目前国内外对痤疮、抑郁、焦虑的研究甚多,但曾未见透过针刺治疗面部痤疮来观察患者心里抑郁、焦虑状态改变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针灸刺血疗法对患者面部痤疮、心理临床症状及血清IGF—1,DHEA激素的影响;通过检测探讨其激素对痤疮皮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做出讨论。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及分组 按患者纳入的先后顺序,将痤疮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临床研究最小样本量,计划每组纳入30例病人,两组共60例,考虑20%脱失率,每组纳入36例患者,总计72例。 2.2治疗方法: 治疗组: 1.针刺疗法:(1)针刺穴位:针刺选穴曲池、百会、中渚、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体针穴位全部直刺平补平泻)面部皮损阿是穴(针尖扎入痤疮病灶处根底部为度,不做刺激手法),肺胃蕴热者加合谷、内庭;脾胃湿热者加中脘、内庭、天枢;痰瘀热结者加血海、内庭、和丰隆,留针20-25分钟。(2)刺血拔罐:针刺结束后,随之施行走罐疗法,由上往下,在双侧膀胱经,督脉上走罐各3次。再于背部大椎、双侧肺俞、膈俞穴点刺放血,3-5毫升(3)耳尖放血:耳尖消毒后,将耳廓对折,用一次性采血针一次性采血针行耳尖穴放血,每次12-15滴。(4)局部操作:痤疮局部消毒,以三棱针挑刺面部病灶处,将丘疹、囊肿,结节,粉刺挑破,挑出脂肪栓,再行脸部快速闪罐。 2.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与控制,注意面部清洁方法。嘱咐病患禁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调节睡眠起居时间,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心情放松。 对照组:除了不施加针刺疗法及其他任何治疗之外,与治疗组同样进行饮食指导与控制,注意面部清洁方法;嘱咐病患禁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调节睡眠起居时间,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心情放松。 2.3观察指标和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填写观察表格,纪录皮疹的性质及数目,如痤疮大小,丘疹,脓包,结节等;填写痤疮皮损严重度评分表,中医症状自评量表,痤疮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体质焦虑自评量表。同时电话追踪日常生活起居正常,和患者保持联络,纪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量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生成因子-1(IGF-1)与血清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2.5临床疗效评价: 参照1997年10月中华医学会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制定的《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痤疮患者皮损的数目来计算疗效指数;根据中医症状自评分数来做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的痤疮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及体质焦虑自评量表分数来观察痤疮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 3.试验结果 3.1皮损疗效分析 3.1.1组内比较 在治疗6周后,治疗组皮损总有效率为74.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3.56%。3.1.2组间比较 经6周治疗观察,治疗组痤疮压痛分数降低0.67±0.09;瘙痒分数降低0.20±0.01;潮红分数降低1.044±0.02;囊肿分数降低0.55±±0.01;结节分数降低0.69±0.01。对照组痤疮压痛分数降低0.20±0.05;瘙痒分数降低0.01±0.04;潮红分数降低0.03±0.01;囊肿分数降低0.044±0.01;结节分数降低0.03±±0.01.治疗组在压痛感,皮肤瘙痒,潮红程度,囊肿数目,结节数目等方面的评分分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 3.2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分析 3.2.1组内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中医症状量表总分为52.89±1.98,治疗后为42.95±1.53;治疗组治疗结束后中医症状总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总分为51.36±1.60,治疗后49.42±1.56,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2.1组间比较 治疗观察6周后,治疗组中医症状总分降低9.94±1.98;对照组中医症状总分降低1.94±1.60。经治疗,治疗组中医症状总分降低分值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较明显。 3.3痤疮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析 3.3.1组内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8.27±1.60,治疗后为42.84±1.40,治疗后抑郁自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总分为46.83±1.30,治疗后为44.15±1.3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3.2组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痤疮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下降5.43±0.19;对照组下降2.6±0.02。经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抑郁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3.4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 3.4.1组内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患者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7.40±2.07,治疗后为41.14±1.63,治疗后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总分为48.46±1.65,治疗后为48.36±1.84,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4.2组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痤疮患者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下降5.36±0.42;对照组下降0.10±0.22。经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状态焦虑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3.5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 3.5.1组内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患者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7.00±1.57,治疗后为40.65±1.37,治疗后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总分为47.86±1.68,治疗后为45.54±1.59,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尸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5.2组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痤疮患者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下降6.35±0.20;对照组下降0.10±0.09。经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特质焦虑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3.6血清IGF-1变化分析 3.6.1组内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患者血清IGF-1浓度为312.66±8.71ug/ml,治疗后为269.38±7.70ug/ml,治疗后血清IGF-1浓度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总分为332.30±6.75ug/ml,治疗后为326.93±6.25ug/ml,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6.2组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痤疮患者血清IGF-1浓度下降43.28±1.01;对照组下降5.37±0.37。经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清IGF-1浓度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3.7血清DHEA分析 3.7.1组内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患者血清DHEA浓度为34.22±2.87ug/ml,治疗后为32.73±2.67ug/ml,治疗后血清DHEA浓度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总分为30.97±3.54ug/ml,治疗后为30.42±3.46ug/ml,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7.2组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痤疮患者血清DHEA浓度下降3.06±1.11:对照组下降0.55±0.43。经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清DHEA浓度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3.8血清IGF-1、DHEA与痤疮患者抑郁焦虑相关性分析 治疗前IGF-1浓度与痤疮皮损数相关系数为0.513(P0.05),为正相关关系。状态焦虑自评分与痤疮皮损数相关系数为0.363(P0.05),为正相关关系。IGF-1与痤疮皮损数量以外的其他指标没有相关性,DHEA与所有其他指标没有相关性。 4结论 1针刺疗法对各种寻常性痤疮皮损均有安全良好的治疗作用。 2针刺对痤疮所引起的并发症状如瘙痒,压痛,潮热,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3针刺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GF-1, DHEA水平,改善了痤疮患者皮损严重度、临床抑郁、焦虑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志强;朱利清;;温针灸联合刺络疗法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12期



本文编号:1192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192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c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