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36例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36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急黄1、2、3号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临床方面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的13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给予西医治疗:①一般基础治疗(清淡优质蛋白易消化饮食,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卧床休息等);②抗病毒、保肝、退黄等西药治疗(拉米夫定、干扰素、还原性谷胱甘肽、茵栀黄针、维生素等)。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黄1、2、3号方加减,1个疗程28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79.41%;在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更优(P0.05);2组治疗后其中医证候积分和肝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较好有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20B095)
【分类号】:R575.1
【正文快照】: 黄疸型肝炎由于各种原因(甲、乙、丙肝等病毒、饮酒、药物等)作用于肝脏使肝细胞变性、破坏、坏死、肝脏细胞及纤维组织重构,导致胆小管被阻塞从而引起血中胆红素上升、肌肤黏膜黄染、尿黄如茶、肝区疼痛、发热等症状的疾病,其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急性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萧焕明;池晓玲;蒋俊民;陈培琼;田广俊;陈洁真;;苍牛防己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年12期
2 杨素清;凉血活血方治疗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瘀积30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3期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松云,张光霞;双解泻心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1期
2 梁文珍,陆耘;化ve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3 夏克平;论黄疸治疗大法——疏肝利胆的确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4 孙聿修,朱亮,王岚,徐敏;软肝抗纤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5 郭伟,王桂芬,刘少杰,唐长金;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对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6 潘天慧,李伟莉,李大剑,陆耘,周军,刘春丽;中药基本方辨证运用对崩漏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7 王颖,杨骏;针刺风池、风府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8 陈玉英,张唐颂,陈马养;活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5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9 高学清,刘超;自制三叶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痰浊内阻型12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10 何明,张小梅,苑惠清,史立卿,钟湘,郝素英,刘薇;银杏叶提取物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血气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沛华;王拥泽;;川芎嗪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吴宝灵;钱刚;涂鸣汉;张克勤;余海滨;吴敏;刘金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与临床分析[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尹燕耀;肖影群;;慢乙肝患者肝组织内CD_4~+,CD_8~+T淋巴细胞表达特点[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梁青;;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78例临床分析[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5 李林;方家;刘丽华;刘中勇;;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6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7 聂广;;重型肝炎的分型、分期与分级[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8 熊明芳;韩裕斌;胡佳;王莉平;谢慧群;徐云;徐珊珊;项风梅;杨卫星;;软坚化瘀法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9 李小平;余志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尹燕耀;宗亚力;林云华;;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明春;寿胎丸加味方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秦伟夫;益气复原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及体外对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海;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方证相应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陈鹏;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那坤;柔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建英;强直性脊柱炎证治规律研究与补肾中药治疗系统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王荣;补肾活血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宁;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内分泌特征及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2mRNA的表达[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郝平生;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乔胃娟;加减三甲散及其拆方滋阴养血药调控肝纤维化TGF-β/Smads通路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静;新型超声造影剂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定量诊断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昊鹏;丙型肝炎病毒F抗体血清分布特点及F蛋白的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卫国;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陈波;强筋壮骨通痹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姚璐莎;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申聪;回神醒脑汤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瘀阻清窍型)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柏盛;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肾损害、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郑远方;化痰祛瘀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黄琪;咳嗽病“肺胃相关”理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谭芳;脂康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崇学;方药中治疗肝病腹水的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1989年04期
2 杨武堂;苍牛防己汤治疗肝硬化腹水39例[J];福建中医药;2000年06期
3 刘志斌;;苍牛防己汤加减治疗肝硬化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7年02期
4 李玉春;苍牛防己汤治疗肝硬化腹水6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崇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68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年S1期
2 张金平;文茂森;苟中富;李朝鲜;段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4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8年01期
3 崔宝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5期
4 张衡达;;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0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1982年03期
5 梁汉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3期
6 黄富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65例[J];吉林中医药;2000年03期
7 谢夏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20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30期
8 曹朝晖;林邦;;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96例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孙宜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4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1994年05期
10 任正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重症肝炎的体会[J];人民军医;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章;耿瑞芳;王淑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再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46例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杨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2例[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晴燕;;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和感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5 彭惠平;徐进康;吴坚芳;陆喜荣;;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及经验总结[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阎领全;李新荣;;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0例[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华宁;;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便秘4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朱增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观察[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9 刘莉;路小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并安定中毒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吴联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体会[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取得重大成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冯 瑶;江苏省中医院成立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吕志信;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N];健康报;2005年
4 李爱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体会[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通讯员 冯广清;江苏医生更爱中西医结合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黄金搭档[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研究员);中西医结合治疗猪喘气病[N];河北科技报;2006年
8 张建国;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王金定 刘占国 史长福;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郭赛珊 梁晓春 潘明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显著改善症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士梁;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儕淇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及六味地黄丸对Th1/Th2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伍游雅;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朱晓光;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葛建忠;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7 凌扬;刘沈林教授诊治胃肠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王毅侠;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9 邹富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沈晔华;中西医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健蕾;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胡平会;视神经炎的证候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李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马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5 刘寨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马华欣;益气健脾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张雅萍;养阴清热活血方治疗小儿阴虚内热型肾性血尿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张玛仁;妇女甲状腺疾病手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治疗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黎建波;大肠癌术后的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现状及展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曹威巍;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3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20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