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60例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60例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健骨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临床症状积分、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45/60)(P0.05);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总积分、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现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相比单纯阿仑膦酸钠维D3片来说,采用中药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更显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单位】: 慈溪市人民医院骨科;
【分类号】:R580
【正文快照】: 骨质疏松症是受多种因素而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导致患者骨密度下降,患者同时也因此而出现骨骼疼痛等临床症状,进而致使骨骼变脆,极易发生骨折。这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卧床休息和口服钙剂及雌激素替代法等治疗。但长期使用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巧聪;楼慧玲;彭程;王红武;朱国辉;丘惠嫦;;中老年人骨密度变化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析[J];广东医学;2011年05期
2 马灿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年09期
3 章振林;;骨质疏松症诊治中应重视骨转换指标的检测[J];上海医学;2011年03期
4 张龙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年12期
5 庞炜;康乐;付友兰;王倩云;贾红兵;;镓盐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羟基磷灰石及胶原含量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4期
6 欧阳穗;吴炜戎;亓毅飞;陈健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细胞因子影响分析[J];中药材;2012年06期
7 王春燕;何成奇;;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运动疗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37期
8 王冰;曲凡;周坚红;;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树清;孙保国;周厚明;陈泽雄;;龟龙坚骨汤对TNF-α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凋亡中Fas和Bcl-2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0期
2 何敏;姚珍薇;唐良萏;卢起;骆建云;王雅;;中老年人腰椎骨密度变化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2年29期
3 张磊;张海涛;邹志虹;;骨质疏松基础上骨折的损伤程度评定[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4 张付坤;王永峰;刘光义;方炎福;吴非同;胡传来;;某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医药;2014年04期
5 何敏;唐良萏;;重庆地区中老年人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测量差异比较[J];重庆医学;2014年22期
6 周杰;张瑜;;中西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年22期
7 吴群海;;中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J];光明中医;2014年12期
8 鲍春华;何进卫;柯耀华;张增;傅文贞;汪纯;张浩;岳华;章振林;;绝经后妇女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及其与甲状旁腺素和骨转换指标关系548例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年02期
9 荆兴泉;杨双石;;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3年25期
10 罗庆鸣;;应用针灸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梅;补肾化瘀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生化代谢影响的机制探讨[D];湖北民族学院;2012年
2 杨真;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陈怀民;腰痛病证古代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王莹;巴戟天、葫芦巴和补骨脂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机理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5 孟栋红;大补阴丸治疗绝经后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6 李朦;骨质疏松相关激素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7 张芳;“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与电针足少阳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形态学指标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3年
8 章洁;老年男性AECOPD患者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及其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4年
9 梅启元;补肾健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刘彦宏;补肾固本方对去势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和相关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D];甘肃中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玉芳;王长海;刘钰林;张姗红;刘雅;李锋;;补肾法对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雷艳霞;赵俊杰;胡爱玲;李广元;张丹英;赵晶;耿东;郭雄;;有机镓治疗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3 李庆阳,郑家铿;老年肾虚与T细胞亚群关系[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程训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9年02期
5 黄沁;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和细胞因子[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9年02期
6 赵刚,蔡定芳;抑郁和骨质疏松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年02期
7 刘琰;严灿;吴丽丽;;“肝肾同源”与情志调控机制的理论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庞勇;赵利华;农泽宁;叶仿武;梁劲松;栗晓东;钟旋;张家宙;冯卓;;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年12期
9 翁时秋;;小剂量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J];生殖与避孕;2007年12期
10 邓伟民,贺杨淑,冯永佳;补肾壮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健;别让骨质疏松症走近你[J];农家参谋;2001年10期
2 杨先碧;振动可以治疗骨质疏松[J];发明与革新;2002年03期
3 黄燕兴,黄新芳;从94800例住院患者分析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滞后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1期
4 刘培成;新疆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2002年工作总结[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5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成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6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名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7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企业委员名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8 常静;骨质疏松:涉及多学科的公众健康问题[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18期
9 王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J];生物磁学;2004年02期
10 ;研究发现洋葱成分有助缓解骨质疏松症[J];食品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民;阎华;朱东;赵双龙;;不同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影响的模拟研究[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石印玉;詹红生;;骨质疏松症诊断疗效标准[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薛俊玲;孙海岚;蒋宝泉;陈婷;杨剑;何秀梅;唐蓉;刘洁;;重庆市某中小学教师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及其与营养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4 陈锦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杨迪生;;癌症治疗相关骨质疏松的诊治[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高海青;;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7 郑少雄;;骨质疏松症诊治及钙剂的临床应用[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8 李梅;;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德才;;抗吸收骨质疏松药物进展[A];200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周滨;;论脊椎骨质疏松症[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厚;应在基层建立骨质疏松中心[N];健康报;2004年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 章振林(博士) 核医学科 马寄晓(教授);骨质疏松误区解析[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王言贵;怎样能知道患了骨质疏松症[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特约撰稿 林斯其 特约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著名内分泌专家、博士生导师 廖二元 教授;骨质疏松与补钙[N];家庭医生报;2004年
5 吉步坤;轻松跳跃预防骨质疏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容小翔;身痛不止骨质疏松症作崇[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7 沈浩 张文荣 唐步顺 王先华 东诚 曹霞 王伟;冬季 警惕骨质疏松引发骨折[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市四院 齐新生;骨质疏松症的防治[N];无锡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吴佶谊;绝经后妇女易骨质疏松[N];信息时报;2003年
10 朱国旺;防治骨质疏松我们共同的责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骨质疏松症中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马宗民;各向异性骨再造理论模型及骨质疏松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朱东;骨质疏松的过程模拟及高频低载振动对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曦;骨质疏松症相关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洪秀梅;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李秋军;骨质疏松脊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7 郭燕;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性状易感基因定位的系统遗传学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建卫;骨质疏松对大鼠中晚期骨折愈合的影响及辛伐他汀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质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9 谭丽君;骨质疏松及肥胖相关表型的遗传变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厉孟;新型多孔自固化人工骨治疗骨质疏松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X;骨质疏松兔模型的建立与体外冲击波在骨质疏松局部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徐赫男;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刘勇;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畅征;低强度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赵妍;定量CT测定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睿;持续与间歇1-7天振动对抗悬吊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德来;健骨灵加减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杨林;带有时间历程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的模拟[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雷巍;骨质疏松的模型计算及其光测软件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8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29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