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基因组”的方法学及家系虚寒证的代谢基因表达谱研究
本文关键词:“证候-基因组”的方法学及家系虚寒证的代谢基因表达谱研究 出处:《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证候-基因组 家系 虚寒证 基因芯片 支持向量机
【摘要】:背景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实现“证候-基因组学”阐释是目前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但“证候-基因组”研究面临着诸多的困惑,故“证候-基因组”的方法学研究对于解决目前研究中面临的困惑具有积极的意义。墨守成规与妄自菲薄都不是科学的态度,本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为“证候-基因组”研究探索新路。 目的 ① 建立“证候-基因组”研究的方法学平台; ② 研究家系虚寒证的差异基因表达谱。 方法 ① 理论:系统整理国外基因芯片文献,从理论的角度对基因芯片的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正确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提供理论平台。以OMIM数据库为基础,以中医整体观和天人相应观为指导思想,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参照,建立中西医结合基因模糊分析系统,为“证候-基因表达谱”研究提供临床应用的信息挖掘平台。即从理论的角度对“证候-基因表达谱”进行方法学探讨。 ② 实验:从医学的异病同证、遗传学的家系、分子生物学的基因表达、数学上的生物统计、生物信息学的信息挖掘等多学科结合,精选一个家系虚寒证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间接比较和以药测证3种实验方案,研究虚寒证的差异基因表达谱。以间接比较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基础建立虚寒证的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同时应用RT-PCR和qPCR的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临床验证。即从实证的角度对“证候-基因表达谱”进行方法学探讨。 结果 ① 系统地分析了实验设计和芯片实验的影响因素,以及21种数据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选择“证候-基因表达谱”实验方案的建设性意见。 ② 建立了中西医结合基因模糊分析系统,该系统是以主题词检索OMIM数据库而建立的本地数据库,其包括现代医学疾病410种,中医证候等词条80条,遗传相关50条,基因性质相关150条,环境相关200条,心理相关150条,社会相关30条,其它130条,共1200条。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2-0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米渠,骆永珍,王宇,黄健,马向东;“肾主生殖”母鼠与子代行为遗传的免疫学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李庆阳,江明,严桂珍;老年脾肾虚证LPO、SOD、血脂及细胞免疫水平变化[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丁维俊,王米渠,胥方元,胡蓉,冯韧,王刚,严石林;一个典型虚寒证家族的体温及植物神经系数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3年02期
4 王米渠,严石林,李炜弘,吴斌,冯韧,刘百刚;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蔡钦朝,汪琼华,吴云智;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的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金光亮;证候基因组学和证候蛋白质组学浅论[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6期
7 严石林,张连文,王米渠,袁世宏,朱永光,吴斌,郑文博;肾虚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判操作标准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曾祥国,王米渠,马向东;“肾为先天之本”后代鼠行为遗传的脑形态学表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9 王米渠,吴斌,严石林,王刚,李珉,许锦文;论虚寒证基因芯片及生物信息的高起点切入研究——分子中医研究系列报道(1)[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3期
10 王米渠,严石林,吴斌,李炜弘,高泓,高峰;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量化标准的研究——分子中医研究系列报道(2)[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1315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31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