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信息学途径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7 07:05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的信息学途径探索研究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博士后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 脑病 数据库 Brainbank网 信息学 实践


【摘要】: 在现代科学文化背景下,中医是有危机的。走中西医结合的路,是保护中医的最好选择。据《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分析,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而且科学技术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发展趋势。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在这样的形式下,中西医结合面临两个机遇:一是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中医药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变了西方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病”而忽视“人”的问题。疾病防治战略的“前移”和重点的“下移”,为中医药发挥整体观、辨证观、个体化思想,对疾病、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和综合调理,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的优势创造了机会。二是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为中西医结合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本文在回顾分析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后,尝试使用信息学方法进行中西医学结合的可能途径的探索,并以Brainbank(国际神经信息学网络中国节点)的中西医结合脑病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为范例总结得失,探讨信息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过程的现实意义和数据库技术对中西医结合脑病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science and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crisis. The way to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 - 2020), people's health concept and lifestyle have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al progress and living standard. The change of the human disease spectrum and the coming of the aging society make the exist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ode and means can't adapt to the growing social demand. The trend of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emerg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analysis to comprehensive regression has emerged.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theories, new techniques and new methods to recognize the phenomenon of life and disease have become a hot spot. In this form,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aces two opportunities: firs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dical model has creat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ull play of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establishment of "biological - social - psychological - environment" medical model has changed the problem that the Western biomedical model only pays attention to "disease" and neglects "human". The "move forward" and "down move"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create an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medicine to play a holistic view, dialectical view and individualized thought, prevent disease and sub-health st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by prolonging lif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Tw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wenty-first Century, life science,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science, electronic science, material science, complexity science and system science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ntier,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cross penetration, fusion, emerging disciplines continue to produce, increasing knowledge, large databases, analysis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provide a new method and the possibility to solve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the key problems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onfirm and clarify the possibl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后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2-0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肾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赵春惠;李秀惠;张可;金荣华;勾春燕;胡中杰;叶军;扬宇;郭新会;梁连春;胡建华;李雪梅;武聚山;;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77例临床疗效观察[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3 李学增;;系统性硬化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介绍[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郑荟;;便秘的中西医结合调护[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5 朱未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与方法[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苏衍进;王郁金;王惠玲;马居里;雷根平;林源;高碧锋;董盛;;利湿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刘世峰;;从心论中西医融合[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具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关卫兵;吴小林;杨耀武;杨宏志;曾晔;谢和平;;清下消补法治疗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观察[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世华;;中西医结合研究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突破领域[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 怡;关于中西医结合神经科的学科建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王淑军 秦秋;中西医结合降低非典死亡率[N];人民日报;2003年

3 锦江;中西医结合是你最佳选择吗[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4 崔昕;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眼病中心成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黄启福;中西医结合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思路[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肖国士 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概念总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邓铁涛;论中西医结合发展方向[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林赛君;“中西医结合”,并非中医西化[N];温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葛元靖 通讯员 郭艳萍;中西医结合专家聚昆明交流学术 促学科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记者 慕欣;广东: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侃;中西医结合的信息学途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2 李科威;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策略与诊疗决策软件的设计思想[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3 王振瑞;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4 郭茂田;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王世钦;符为民教授治疗脑病学术思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刘敬军;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和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7 王冬燕;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王昭辉;创建新的前列腺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戴鹤玲;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10 刘建仁;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作用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端建刚;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2 吴佩佩;盆炎清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马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4 王炜;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理性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彭凌艳;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30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6 孙宏;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进展及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刘利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张彦忠;糖尿病足优化方案治疗后的随访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朱勤贤;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陈欢;拇外翻的治疗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40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340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