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和推拿配合神经发育学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针刺和推拿配合神经发育学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出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和推拿配合神经发育学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发育学疗法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发育学疗法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针刺和推拿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且治疗组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改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刺和推拿配合神经发育学疗法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且疗效高于单纯神经发育学疗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on gross motor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neurological develop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selection of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in 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the therapy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neural development, treatment neurodevelopment therapy on give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8 consecutive weeks. 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01),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of fmfm improve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01).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gross neurodevelopmental therapy,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neur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
【分类号】:R742.3;R246.6
【正文快照】: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脑瘫)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临床上,通常将脑瘫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及混合型,其中痉挛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对患儿的姿势及运动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文娟;杨志远;朱毅;;小儿脑瘫治疗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儿童福利院脑瘫医疗康复模式的组建[J];医学信息;2010年01期
2 刘鹏,黄东锋,江沁,陈少贞;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的标准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3 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年05期
4 张燕君,杨杰,张洪钢;针灸和推拿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2001年03期
5 史惟,施炳培,廖元贵,徐秀娟,王素娟;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J];中国康复;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史惟;李惠;杨红;王素娟;徐秀娟;邵肖梅;;0~3岁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光远;刘存斌;;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的康复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2 周陶成;李飞;童光磊;张敏;李司南;李红;鲍劲松;;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151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3 李司南;童光磊;张敏;周陶成;;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6期
4 吕复莉;王良红;谢晓凤;Lesley Cannings;吴德;唐久来;;引导式教育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0年04期
5 李红;童光磊;张敏;吴建贤;;503例小儿脑性瘫痪高危因素与干预措施[J];安徽医学;2011年01期
6 林小波;张笋;吴卫红;吴志文;;早产对脑性瘫痪儿童乳牙釉质发育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11年01期
7 李金玲;徐开寿;李翠玲;谭红香;靳晓坤;郑玉蔼;麦坚凝;;A型肉毒毒素与靳三针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疗效观察[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年03期
8 靳映伟;;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年05期
9 余秀梅;廖伟;赵聪敏;张进武;蒲建红;吴至凤;;小脑电刺激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运动和智能发育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9年22期
10 王绮;肖农;任永平;晏建英;蒋志阳;;婴幼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旭光;刘振寰;祁岩超;唐纯志;柴铁劬;;针刺合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分析[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钱旭光;刘振寰;祁岩超;唐纯志;柴铁劬;;针刺合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刘振寰;钱旭光;祁岩超;唐纯志;柴铁劬;;针刺合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分析[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东明;徐烈忠;吴凡;邱兆熊;张颖;王红英;;浅述按摩推拿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作用[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5 周建华;;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11例临床观察[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6 艾尼瓦尔·热合曼;;异常Balham致脊椎关节突间关节疾病及其相关治疗[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霍布仁;;蒙医温针作用机理的初探[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韩健勇;尤艳利;;浅谈合谷穴临床镇痛作用[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王金金;李莎莎;蒋培伟;楼新法;蒋松鹤;;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与脊髓神经节段支配的关系[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胡鸾;;小儿脑瘫的推拿治疗进展[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红亚;脾肾两虚证双生子脑瘫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陈牧仁;蒙医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哲荣;针灸对HIBD模型幼鼠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程秀永;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王婧;针刺安全理论探源及框架构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朱丹烨;唐代及唐代以前足太阳膀胱经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婷婷;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洪波;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智能结构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3 苏秀燕;脑瘫儿童早期干预家庭支持系统建构与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迎春;岭南灸法古籍《采艾编》学术思想整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邵岚;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志娇;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7 林雨芳;针刺与运动疗法不同干预次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建祯;针药结合治疗血瘀下焦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许嘉r,
本文编号:1359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35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