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2 07:15
本文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靳三针 康复训练 出处:《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从文献及临床研究方面对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归纳和总结。 本病的发生多由脏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其病机为正气不足,风邪入中;内伤积损,阴阳失调;痰湿内盛,蒙窍阻经;情志郁怒,五志化火等。现代医学对脑梗塞从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分型、症状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中风多见于40~6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其发病、死亡、致残率高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对该病的防治是重要的医学及社会课题。现代康复疗法是脑梗塞治疗的主流,如各种功能锻炼、药物、物理治疗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从特点来看,针刺属被动康复,患者被动接受医师的针刺治疗;西医属主动康复,患者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肢体的锻炼、运动模式的重新学习。从临床实践来看,针刺能促进肢体肌力尽早恢复,但单纯的针刺却忽略了现代西医康复,患者肢体失去主动运动、运动模式重新学习的机会,临床常见肢体的挛缩。因此,针刺与现代康复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取长补短的意义,靳三针是著名针灸专家靳瑞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中风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因此本课题为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为本病提供疗效显著的方法。 方法:本研究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缺血性脑中风诊断标准及中医分型标准,选取2006年3月-2007年4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病房诊断为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在临床观察中,于针灸康复科随机选取30例符合诊断标准者纳入治疗组,30例符合诊断标准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予必要的西药治疗及中药辨证治疗,治疗组同时运用靳三针和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靳三针治疗。1次/日,6次/周,2个月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根据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odif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观察,并统计治疗后各组疗效,进行评定。 统计分析,采用SPA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两组间构成比较用t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比较,治疗组提高30.02±4.21分,对照组提高19.56±2.35分。Barthel指数评分评分表比较,,治疗组提高23.73±4.21分,对照组提高5.51±3.36分。以上数据均表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本研究提示,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能提高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24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永翔,张发荣,孙鸿辉,雷鸣,曹万慧;脑脉通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卢志坚,杨丹柯;火针、火爆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王瑛;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年04期
4 赵辉,王键,李净,胡建鹏,李玉梅;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体会[J];河南中医;2001年04期
5 唐启盛,孙申田;针刺头部腧穴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6 华荣,罗翌,黄培新;胆囊收缩素与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关系探讨[J];新中医;2001年07期
7 王立存,周智梁,郭家奎,吴颖秀;“调神通络”针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01年01期
8 林菲;督三针治疗中枢性失语20例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1期
9 王敏英,商亚丽,沈海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12期
10 肖小华,舒晓春,刘元章,孔繁会,周承捷,吴江;中风CT扫描、血液流变学与辨证的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本文编号:1555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55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