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

发布时间:2018-04-04 11:51

  本文选题:阿司匹林抵抗 切入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6期


【摘要】:阿司匹林是最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以其优异的效价比,在人类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很大,约25%~40%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严重影响了其干预效果,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临床问题。笔者认为,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剂量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中筛选AR患者,从线粒体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MtSNP)寻找其基因差异位点,可为临床及早预测AR并制定合理干预策略奠定基础;同时运用均匀设计优化方法 ,对AR患者的血小板进行体外干预,探索防治AR抗血小板中药的最佳配伍组合和配比关系,发挥中药复方多靶点干预特点,可为临床研发防治AR的有效复方中药制剂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Aspirin is the most classical antiplatelet drug. With its excellent titer ratio, aspir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uma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bout 25% of aspirin resists aspirin resistance to aspirin resistanc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and has become a clinical issue of great concern.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AR patients were screened from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ho took long-term antiplatelet aspirin, and their gene difference sites were found from mitochondrial genom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mtSNPs).It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early prediction of AR and rational intervention strategy in clinic,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use uniform design optimization method to intervene platelet of AR patients in vitro, and to explore the best combination and proportion of anti-platelet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R.Giving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target intervention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can provide a new idea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A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作者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
【分类号】:R2-0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斌 ,何晓瑾 ,李春婷;中药抗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04年01期

2 邓润洁;寇俊萍;余伯阳;;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6年04期

3 于扬;刘兆平;王新华;毛源杰;王建中;霍勇;;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16期

4 陈达理;中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杂志;1995年04期

5 武源;郭宏宝;王铁军;王银叶;;几种中药组分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年09期

6 张瑞涛;王晖;陈丽;;均匀设计法筛选盐酸川芎嗪促透剂组方的最佳配比[J];中草药;2007年01期

7 刘婷,秦彩玲,张毅,康立源,孙有富,张伯礼;丹参、三七不同比例配伍对正常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08期

8 史秀丽;傅佳;李光武;;血小板靶向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05期

9 张妍;梁静;周玉杰;谢英;李艳芳;赵迎新;刘宇扬;;通心络有效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09期

10 秦彩玲,刘婷,张毅,孙有富,张淑运,张伯礼;复方丹参方对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粘聚性及TXA_2、PGI_2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华,刘桂菊;盆腔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程慧珍;丁伯平;黄帧桧;;中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08年08期

3 王婕;郭利平;王怡;;中药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08年11期

4 刘会红;万秀英;李红英;陈少军;孙久林;;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48例[J];北京中医药;2011年10期

5 文继红;吕文伟;周福波;郭云辉;张庆勇;付艳;陈霞;;脑舒康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6 姚秀玲;刘万珍;刘爽;;代谢综合征肾损伤[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忠思;刘振华;刘丽华;;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张永和,于秀华,黄晓微;克栓胶囊对血瘀证动物模型大鼠血浆TXB_2、6-Keto-PGF_1α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李长田;王海波;贾传文;;人参、西洋参和三七提取物抗凝血活性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晓霞,王净净;从中西医结合“血瘀”角度认识癫痫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剑刚;史大卓;;活血化瘀中药有效组分及配伍的细胞流变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李家明;赵永海;马逢时;何勇;张德帅;任海波;;川芎嗪芳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东生;陈方平;唐发清;;基于FAK/Calpain为中心的血小板信号转导网络的活血化瘀中药研究策略[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光英;邹欣;王开富;徐丽君;龚兟;;玄芷镇痛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学术会议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11年

5 史大卓;;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商洪才;高秀梅;郭利平;张萌;潘桂湘;张伯礼;;丹参三七配比优选及信息综合评价[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峰;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李秀玲;精制血府逐瘀复方配伍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3 侯永忠;复方川芎当归对血管细胞作用机理[D];天津大学;2004年

4 王培利;益气活血治法促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实验研究及其疗效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5 曾桂凤;复方丹参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药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陈世伟;大鼠对膳食诱导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易感性、大豆异黄酮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焦士龙;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褚襄萍;药对麻黄—地龙抗哮喘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荣坤;痛风病的证治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王张;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灯盏细辛、沙棘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妍娟;酿醋工艺转化野葛根成分的营养学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2 袁思斯;愈痫灵颗粒对KA致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陶然;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常跃兴;45家药厂复方丹参片质量评价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黄张森;丹酚酸A通过抑制3羧基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途径降低血小板激活和动脉血栓形成[D];浙江大学;2011年

6 宋子凯;通心络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VCAM-1及PAI-1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海波;人参、西洋参和三七抗凝血活性及与药性关系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郝Z,

本文编号:1709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09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