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4-05 01:20

  本文选题:中西医结合医学 切入点:中医学发展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分类号】:R2-0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01期

2 陈凯先;陆金根;郭修田;;中西医结合发展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陈可冀;宋军;;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4 刘成海;刘平;胡义扬;徐列明;刘成;;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年02期

5 郗瑞席;张京春;冯妍;;“瘀毒”理论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2期

6 陈可冀;;关于临床从“证”入手研究中医理论的问题[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年01期

7 徐浩,史大卓,陈可冀,马晓昌,毛节明,吕树铮,陈明哲;芎芍胶囊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7期

8 张琴;刘平;章浩伟;王磊;都广礼;陈慧芬;陈良;王江容;王宪波;;900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别模式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8期

9 柯清林;赵荣莱;危北海;金敬善;赵子厚;李乾构;鲍友鳞;王立;陈飞松;张炳厚;;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级量化研究[J];中医杂志;1992年11期

10 吕爱平;李梢;王永炎;;从主观症状的客观规律探索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J];中医杂志;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伟;;自拟软肝煎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2 江海燕;墨宏山;;论学科交叉与科技期刊[J];编辑学报;2011年03期

3 刘清泉;程发峰;杨保林;;病证结合研究是中医循证医学实现的基础[J];北京中医药;2009年02期

4 李慧;谢淑芸;鲁卫星;;心力衰竭辨证分型与脑钠肽、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J];北京中医药;2010年04期

5 王新颖;齐京;;关幼波气血辨证学术思想探析[J];北京中医药;2011年12期

6 程汉桥,张燕;论糖尿病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7 张建军,张赤志,张明辉;试论阴黄证及其辨治[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3期

8 唐先平,胡荫奇;“痰瘀相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3期

9 张声生;牧童;汪红兵;吴兵;朱培一;刘卫红;李萍;;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分布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1期

10 农一兵;林谦;吴e,

本文编号:1712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12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