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髓埋线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肾上腺ER α mRNA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1-12 12:38

  本文关键词:补肾益髓埋线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肠钙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年

补肾益髓埋线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肾上腺ER α mRNA表达的影响

江翠  

【摘要】:目的: 本课题研究“补肾益髓埋线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并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下丘脑、肾上腺受体α mRNA的表达以及骨密度,来探讨补肾益髓埋线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5天一次埋线组、10天一次埋线组、15天一次埋线组、西药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它各组大鼠用水合氯醛作腹腔内注射麻醉,切除卵巢。术后正常喂养3月,之后进行治疗;5天/次埋线组,每5天施治一次;10天/次埋线组,每10天施治一次;15天/次埋线组,每15天施治一次;西药组灌服浓度为4.5mg/L的乙烯雌酚(0.5mmg溶于111ml蒸馏水中),每只灌服5ml/kg,1次/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同一时间段,每只灌服5m1/kg生理盐水。其间,各组动物均正常饮食,自由饮水。治疗3月后全部处死。检测血清E2、FSH、LH的含量、下丘脑、肾上腺受体αm RNA的变化以及股骨骨密度值。成果: 1.血清E2、FSH、LH含量 各组大鼠血清E2、FSH、LH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FSH、LH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E2水平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除15天埋线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5天埋线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治疗组(P0.05);但各治疗组组间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均能降低去势大鼠FSH和LH含量,差异显著(P0.05)。大鼠血清E2、FSH、LH的治疗组的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2.下丘脑、肾上腺受体αm RNA的水平 各组大鼠ER α m RNA在下丘脑、肾上腺的表达: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下丘脑、肾上腺ER α m RNA的表达明显下降,有明显差异(PO.05);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下丘脑、肾上腺ER α m 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埋线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大鼠下丘脑、肾上腺ER α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具有显著差异;各埋线治疗组的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别。 3.股骨BMD 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的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的骨密度有稍降低,差异性不显著(P0.05);5天埋线组与药物组比较,能增高骨密度,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补肾益髓埋线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有升高作用,而对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FSH)有降低作用;对骨密度有改善作用;对下丘脑和肾上腺雌激素受体ER α mRNA的表达提高;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而达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可能为:1.补肾益髓埋线法有类雌激素作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调节作用;2.补肾益髓埋线法能通过纠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紊乱从而对生殖内分泌起调节作用;3.补肾益髓埋线法能通过提高下丘脑、肾上腺ER α mRNA水平的表达而增强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这可能是该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5.9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2-21
  • 第一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西医研究12-15
  • 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述12
  • 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12-15
  • 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西药治疗15
  • 第二节 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15-17
  • 第三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针灸治疗17-21
  • 一、实验研究17-19
  • 二、临床研究19
  • 三、穴位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19-21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21-33
  •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21-27
  • 一、实验材料21-22
  • 二、实验方法22-27
  • 三、数据统计处理方法27
  • 第二节 研究结果27-31
  • 一、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E_2、FSH、LH水平的影响27-29
  • 二、各组大鼠下丘脑、肾上腺ERαm RNA的变化情况29-30
  • 三、各组大鼠左侧股骨骨密度的变化情况30-31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31-33
  • 一、血清性激素变化的分析31
  • 二、下丘脑、肾上腺ER α m RNA水平变化的分析31-32
  • 三、股骨骨密度值变化的分析32-33
  • 第三部分 讨论33-39
  • 一、关于动物模型的选择33
  • 二、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33-34
  • 三、补肾益髓埋线法的选择34-38
  • 四、不足与展望38-39
  • 第四部分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4
  • 附录44-46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6-47
  • 致谢4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岩,蔡红,卓铁军;针刺背俞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1期

    2 叶山东,崔维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J];安徽医学;2002年02期

    3 许冠荪,刘广霞,尹刚,洪莉丽,方正清,张荣军,吴成长,杨骏;针灸督脉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鲍圣涌;王华;林婉娟;张少君;梁凤霞;;“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白细胞介素-6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5 罗小光;姜铭;罗能先;;穴位埋线、中药对去势大鼠GM-CSF、TNF-α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9期

    6 张月峰,韩景献;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3期

    7 吴明霞,吴炳煌,钱松涛,李俐,阙庆辉,林鹉,吴越,王舰;针灸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作用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年02期

    9 宋丹凤,张玉梅;植物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10 高小明;常虹;李紫慕;刘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金元;穴位埋线对去卵巢大鼠腹部脂肪芳香化酶P450mRNA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蔡霞英;脾俞与肾俞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雌二醇及疼痛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3 魏玉芳;针刺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肠钙吸收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4 翁祖星;穴位埋线对更年期综合征模型大鼠垂体ERα mRNA表达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赟;刘广霞;李佩芳;;通督调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2 程英雄;罗毅文;王斌;张志海;张文财;;男性骨质疏松与血清睾酮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3 洪永锋;钱红;夏睿;;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作用[J];安徽医药;2008年11期

    4 彭艳,郭莉媛;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李言;许冠荪;刘广霞;王茎;;针灸督脉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和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贾经汉;陈秀芳;张志;王向鹏;;舒骨康煎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缪辉宇;秦渭志;陈盛云;;针灸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综述[J];按摩与导引;2008年04期

    8 金肖青;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概况[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李毅;蔡文品;胡永文;徐仲翔;安漫红;;益骨饮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李毅;;中医药不同剂型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宪俊;林志苇;陈耀祖;吴淑平;张建新;陈敏;黎健;潘文谦;刘兰英;;脾肾俞埋线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对血清BGP及尿Ca/Cr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兰英;林志苇;刘宪俊;潘文谦;武志鹏;刘晓岚;吴淑平;;脾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作用[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英;王小云;郭璠;;针药结合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刘宪俊;林志苇;陈耀祖;吴淑平;张建新;陈敏;黎健;潘文谦;刘兰英;;脾肾俞埋线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对血清BGP及尿Ca/Cr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刘兰英;林志苇;刘宪俊;潘文谦;武志鹏;刘晓岚;吴淑平;;脾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作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王华;梁凤霞;;腧穴配伍研究思路探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刘晓娜;郭晓乐;李铁;徐峰;王富春;;“经络气血调节”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探讨(二)——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作用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汪煌;孙金谞;史晓林;;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清组织蛋白酶K浓度影响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段斌斌;王有女;史晓林;;骨质疏松“从肾论治”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刘芳;金亚蓓;孙占玲;郑利芳;;耳穴贴压对126例围绝经期月经失调患者Kupperman评分的影响[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恒;补肾中药对卵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夏毅;埋线腧穴“肠病方”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国民;壮骨止痛方醇提A部位对去势雌鼠骨质疏松症雌激素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钟小文;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血清缺氧诱导因子和酸敏感离子通道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刘洪江;骨康含药血清对骨质疏松大鼠MSCs成脂分化调控因子PPAR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赵王林;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大鼠MSCs定向分化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陈妙霞;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田发明;辛伐他汀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及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齐尚锋;EDTA-Na_2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剑;基于Runx2相关基因表达级联调控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肾虚证候病机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衍彪;失神经支配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2 张霞;滋肾活血方治疗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肾虚血瘀型)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永波;C臂引导下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刘德要;温肾化瘀推拿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吴莉萍;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赵玉玺;α-玉米赤霉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宇霞;4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分析及围绝经不同时期骨密度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王琴;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SRC-3和MMP-9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泸州医学院;2011年

    9 张睿;持续与间歇1-7天振动对抗悬吊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岩,蔡红,卓铁军;针刺背俞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1期

    2 沈晓明,李梦,朴泰虎;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应器官的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沈晓明,李艳芸;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王冬梅,董亚琳,潘龙,杨平林;补肾壮骨颗粒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大鼠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许冠荪,刘广霞,尹刚,洪莉丽,方正清,张荣军,吴成长,杨骏;针灸督脉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熊周清;推拿配合针罐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1996年04期

    7 曾晓,谢林,姚共和;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复制及相关指标测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唐小玲;毛绍蓉;;更年期雌激素、孕酮、睾酮与肥胖的关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年02期

    9 邓小虹,张淞文;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北京医学;2002年04期

    10 张立,赵丽娟,葛焕琦,白立炜;糖尿病并发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的建立[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翁祖星;穴位埋线对更年期综合征模型大鼠垂体ERα mRNA表达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珍;李文喜;;介绍一种理想的埋线器具与注射埋线法[J];中国针灸;2008年S1期

    2 盛骥锋;;埋线为主综合治疗阳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03期

    3 孙文善;;微创埋线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11年04期

    4 张秀兰,崔鹏程,徐永姬;25080只眼连续褥式埋线法重睑术[J];吉林医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5 朱天申,钟文慧,李芸,牛克辉,勾庆芬,陈芳,朱莉;“埋线法”重睑术远期效果探讨[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8年03期

    6 肖睿;王拥军;陈素兵;杨爽;李存兵;;改良埋线重睑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年01期

    7 李荣;陈文奇;;一点双线套缝埋线法行重睑成形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5年06期

    8 赵兰;马学媛;邢竹超;;应用改良埋线法为主治疗83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J];哈尔滨医药;1984年01期

    9 何正英;;埋线法治疗痤疮60例[J];中国美容医学;1994年02期

    10 赵学田,周超杰,贺君福;埋线加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晖理;余曼利;杨基超;张馨;;埋线法重睑术动态设计[A];第十一次湖北省整形外科学术会议第四次湖北省医学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敬德;王一村;邢新;;埋线法阴道紧缩32例回顾分析[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伦新;;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规范化研究的问题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才德;王玉明;薛有平;宋建成;于灵芝;高振政;;平刃针埋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杨君军;;针刺与埋线干预对抑郁模型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侯中伟;[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2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二科副主任医师 陈文;[N];健康报;2012年

    3 庄子欣;[N];大众卫生报;2003年

    4 ;[N];保健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舒涛;穴位注药埋线法干预肛门病术后疼痛临床及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永;益肾清利通络穴位埋线方对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作用机理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2 梁春;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郭菡;补肾益髓埋线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肠钙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卡莉娜;电针耳压与埋线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郭如玲;埋线结合耳压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杨艳艳;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蔡盈盈;用TCR埋线包埋锯齿线治疗产后肥胖及腹部松弛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万伟萍;长强承山穴埋线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

    9 翟栋;透刺强化埋线法配合超前干预治疗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D];云南中医学院;2013年

    10 王芳丽;穴位强化埋线结合STAPRE手术治疗混合型便秘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补肾益髓埋线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肠钙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1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7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