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封闭治疗腰间盘脱出的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化方案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一
翥 i疆瀵黪
2 0 1 4年l 0月第1 0期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化方案临床观察 季炜鹏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 2 6 0 0 1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应用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 0 1 2年 6月至 2 0 1 4年 6月来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 者1 8 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区、寰枢区和星状节部 两组治疗周期为 1次/周, 3次为 1 疗程。统计治'厅1个疗程后的近期疗效,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远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的症状及其评分、颈椎曲度值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远期疗效相比较,差异不明显 ( P>0 0 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针刀松解治疗有较显著效果,尤其是松解颈周喻穴,不仅降低了操作风险,同时疗效更优【关键词】 针刀;颈周腧穴;椎动脉型颈椎病;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R 7 2 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6 8 5 1 ( 2 0 l 4 ) 1 0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患,其表现为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的综合症状。其中椎动脉型的颈椎病为颈椎增生或椎间盘脱出等压迫椎动脉,引起了颈椎病 2。椎
2 .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曲度值比较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长表现为发作性猝倒,伴有颈胜眩晕。本研究就是选取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曲度值相比差异不明显, P> 0 0 5无统计学意义啊组患自2 0 1 2年 6月至2 0 1 4年 6月来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1 8 0例作为研究对者治疗后颈椎曲度值差异较明显, P< O 0 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象,研究针刀松解颈周腧穴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表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曲度值比较 ( ±s,。 ) 1资料与方法 一
1 . 1研究列象选取自2 0 1 2年 6月至2 0 1 4年 6月来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1 8 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5 9例,女3
1例;年龄为 1 9—7 1岁,平均年龄为 5 9 . 4 4岁。对照组:男5 7例,女3 3例;年龄为 1 9—7 3岁,平均年龄为 6 0 1 2岁。两组患者盼眭别组成、年龄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 ( P> 0 . 0 5 ),无统i 1‘ 学意义,两组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排除接受过可能影响本研究观测指标的治疗;两组患者均未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
2 . 3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 3 1例,显效 3 6例,有效 1 5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 9 1 1%;对照痊愈2 6例,显效 3 9例,有效 1 5例,无效1 O例,总有效率 8 8 . 9%。两组患者治疗功能障碍;未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者;排除与组: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 P> 0 . 0 5无统计学意义。 颈椎病相关的,如肿瘤、颈椎结核等。 2 . 4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1 . 2方法观察组:痊愈 3 O例,显效 3 7例,有效 1 4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 9 0 . O%;复发 1 观察组:对颈周腧穴进行松解。选穴:选取双侧的脑空穴,双侧的天宗穴和曲恒复发率为 3 . 3%。对照组:痊愈 2 5例,显效 4 O例,有效 l 2例,无效 1 3例,总有效穴,大椎以及脑户穴。治疗时依次选择一组穴位进行治疗。体位:患者俯卧位,使患例, 5 . 6%,;复发 2例,复发率为 8 . 0%。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复发率比较差异不者的下颌部与床头的边缘平齐,低头,内收下颌。操作:严格按照四部进针进行操率 8 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作。进针后以针刺穴位的深层肌肉为附着点,得气后采用提插或铲拨法松解到达肌明显,肉附着点的针刀,半径不超过 2 m m。可留针,也可立即将针刀拔出。拔针后,患者 3讨论 颈椎由于长期的劳损、骨质增生、或者椎间盘的突出等问题压迫椎动脉,造成椎采用仰卧位,给予直径 t O e m的圆柱形硬物颈曲灵辅助治疗。将颈曲灵枕于颈椎的 动脉型颈椎病 l ,。同时,此种类型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伴颈性眩晕,同时实验中段,头部保持略后仰位, 3 0 mi n/次, 2次/ d。 由此导致颈椎的曲度代偿性的对照组:对
枕下三角区、寰枢区和星状节部进行松解。定点:患者患病脊椎的}‘ 室检查显示有节段性不稳或枢椎关节存在骨质增生,疏通了软组织中由于代偿的高张力而产生下棘间韧带以及其两侧后关节处的关节囊。体位:患者保持俯卧位,下颌部与床头改变。针刀松解颈周腧穴进行治疗,的病理性产物,使电生理通道恢复,平衡颈椎所受的动静力,使颈椎的曲度恢复到接的边缘平齐,低头、内收下颔。操作:同观察组的操作过程。 使突出的髓核回纳,减轻对椎动脉等的压迫,最终使颈间动静力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 1次/周, 3次为 1疗程。治疗 1个疗程后为近期疗 近正常的生理曲度,恢复平衡,同时缓解了f临床症状一 。同时针刀松解还可以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效,以及治疗 3个月后为远期疗效。 环,并产生镇痛物质。还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加快新陈代谢以及对炎性物质的吸收, 1 3观察指标 ①颈性眩晕的症状及其评分:根据《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估量表》的内容,对患增强机体免疫力。本研究结果示,针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明显疗效,虽然两组患者疗效无明者的眩晕症状及其功能量化值进行评估。②颈椎曲度值: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需显差距,但观察组患者的取穴更安全,降低了操作的难度与风险,,值得推广。 拍摄颈椎的正、侧位平片,测量颈椎的曲度值,对比治疗前后曲度值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 4评价标准 1] 刁虹,李伟,王东,等颈椎病4号方配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J]中 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数一治疗前评分数 )/ (正常评分数一治疗前评分数 )× [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 0 1 4 ( 1 4 ):1 8 5—1 8 7 . 1 0 0%。临床痊愈:改善率大于等于 9 0%;显效:改善率为 7 5 - - 9 0%;有效:改善率为『 2] 焦松梅,杨才德,王海东,等.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捕临床观 3 O—7 5%;无效:改善率低于3 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察 J 1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1 0 ( 1 0 ): 8 8 3— 8 8 5 1 . 5统计学方法 3] 景绘涛,陈敏,黄移生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刀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J】 采用 S P S S 1 9 0统计学软件
进行数据处理,采用(± 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检 f中国针灸 .2 0 1 0 ( S I ):1 4—1 6. 验,采用 x检验计数资料。P< 0 0 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 4] 李采宁,洪文格,姚嗣会,等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6 0例¨】 吉林医 2结果 2 . 1颈性眩晕的症状及其功能评估积分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 P> 0 . 0 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差异较明显, P< 0 0 5具有统计学意义。颈性眩晕的症状及其功能评估积分『 6] 比较见表 1。 表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的症状及其功能评估积分比较( x±s,分) 学.2 0 1 4 ( O 5 ):1 0 4 4—1 0 4 5
王海东,李伟青针刀松解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价[ J j 中国 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 01 1 ( 1 9):1 9 4一l 9 5 . 杨才德,鱼灵会,于灵芝,等.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世界中医药. 2 0 1 4 (叭): 8 9— 9 1 . 『 7] 郑玉文,周明浩,彭育新,等.针刀配合中医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 察『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 0 1 4 ( 0 2 ): 5 5— 5 6
骶管封闭治疗腰问盘脱出的疗效观察 李福林王国生
(辽宁省白家油坊村第一卫生所 辽宁 朝阳 1 2 2 5 2 5 ) 【摘要 1 目的:观察骶管封闭治疗腰间盘脱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 o 1 3年 6月至2 0 1 4年 2月我院收治的 1 0 2例腰间盘脱出患者参与我院本次研究治'厅,对1 0 2 例患者实施骶管封闭治疗,治疗周期为 2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 1 0 2例腰间盘脱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 1 0 2例患者的腰椎疼痛感均有所减轻,腰 椎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 0. 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0 5)。结论:对腰间盘脱出患者实施骶管封闭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躯体
痛苦,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治疗腰闻盘脱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骶管封闭;腰间盘脱出;临床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 1 L 2 4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o 9 5— 6 8
5 1 ( 2 0 1 4 ) 1 0
5 6—
本文关键词: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化方案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