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穴位和补泻手法的穴位注射对心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岛大学》 2007年
N-端B型钠利尿肽(NT-pro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林培林
【摘要】: 背景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表现。在先进的介入、手术及药物治疗的干预下,使得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期病人得以生存,但心衰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迫使我们重视对心衰的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延长病人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显示,由于单独使用临床手段诊断心衰仍不够准确,故而,寻找较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协助诊断就成了当务之急。B型钠利尿肽(BNP)的浓度变化可用来预测CHF患者的预后。已有大量研究证实CHF后血浆BNP浓度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和程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上BNP结合左心室摄血分数(LVEF)的分析成为HF预后的重要指标。BNP为心脏循环激素,外周血中BNP主要来源于心脏分泌的BNP前提(proBNP),BNP与N-端钠利尿肽(NT-proBNP)可以促进排钠、排尿,有较强的針张血管功能,为RASS的天然拮抗剂,在维持血容量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CHF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呈密切相关性。但是,,国内尚缺乏此方面的相关研究,不能提供自己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均参照国外的文献报道。本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目的观察NT-proBNP的血浆水平与CHF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测定BNP的正常值,以及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CHF患者NYHA不同分级NT-BNP水平,界定国内诊断CHF的界值,提高医师对CHF的临床诊断,指导治疗。 方法2005—2007年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2例,对照组心功能正常者2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心脏超声测定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析NT-proBNP与LVEF及心功能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心衰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患者心功能Ⅳ级对Ⅲ级、Ⅲ级对Ⅱ级和Ⅱ级对Ⅳ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LVEF的各亚组间患者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与LVEF呈负相关。心衰组治疗前后血NT-proBNP浓度以及LVEDD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LVEDD呈正相关。 结论CHF患者外周血NT-proBNP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541.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苏;刘莤蒨;李美红;黄鹏;余小平;曲环;吴淳;;前列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左室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张茜;颜彦;欧细平;赵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与内皮素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16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伟,王士雯,赵玉生;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在心血管病研究应用中的现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8期
2 汪芳;李卫;黄洁;王莉;边文彦;庞会敏;王洋;顼志敏;李一石;;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雄;李卓成;屠洪;;CHF患者血浆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年04期
2 袁劲松;陈文;;N-末端脑利钠肽原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3 龚永慧;冯玉丽;;NT-proBNP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4 王瑜;余焰;;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5 安琳;高金霞;;测定NT-proBNP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意义[J];北京医学;2012年10期
6 潘波;贾敏;牟海刚;杨成明;古平;;低钠血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年30期
7 李长花;蔡尚郎;田荣娜;王岩;吴宝健;张淑敏;王伟华;;NT-proBNP、E/E'值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诊断中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顾培青;;NT-proBNP与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年06期
9 朱晓多;沈唯;王欢;刘文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8年07期
10 黄汉忠;罗贤娜;;药物干预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与心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晓银;;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韦丙奇;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任培华;养心康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军芳;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微血管损伤、心室重构及代谢重构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祥;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测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D];泰山医学院;2010年
2 程守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国欢;hs-CRP和BNP与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褚庆民;慢性心力衰竭简化中医辨证方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玉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FBG及Leptin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孙同文;脑钠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判断价值[D];郑州大学;2005年
7 高伟栋;重组人脑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兔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尹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单纯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9 贾旭林;小儿心脏疾患合并心力衰竭血浆脑钠素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温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水平变化对急性呼吸困难病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天泰;内皮素系统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4期
2 王勇;;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年33期
3 吕俊刚;韩宝元;贺延;李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测定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09期
4 黄水明,方玉才,钱健,邢小中;B型钠尿肽检测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年01期
5 丁连芹;李明;牟春平;赵晓辉;;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脑钠素N端前体肽与内皮素含量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6 韦福起;王大刚;;前列地尔联合呋塞米治疗利尿药抵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24例疗效观察[J];新医学;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锐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Ⅰ、脑钠肽变化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俊燕;;对心气虚的认识[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09期
2 谷成祥;;血清氮端脑钠肽及脑钠肽在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心肌损伤时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23期
3 李镇;徐健;苏浩;程久佩;邵名亮;方存明;;CRT前后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4 方志成;周昌娥;郑翔;杨宝义;刘伯毅;陈黎;黄云飞;;前列地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损伤作用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燕青;不同穴位和补泻手法的穴位注射对心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睿;汤磊;陈尔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功能不全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医药导报;2009年11期
2 李小鹰;;舒张性心功能不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3期
3 余国膺;;2006年全球心脏大会与欧洲年会心力衰竭与心肌病最亮点[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年06期
4 潘光明,邹旭,林晓忠,刘泽银,赵益业;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11期
5 宗刚军;吴刚勇;赵秋良;夏阳;张丽;陈满清;陈景开;;诺迪康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34例[J];医药导报;2007年05期
6 杜晖;;BNP与心功能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03期
7 娄长芹;李冬梅;王雁先;;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07期
8 周承民;;心钠素与心力衰竭[J];实用医学杂志;1989年05期
9 卢永昕;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估和治疗原则——2005ACC/AHA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简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11期
10 戚龙;温国政;李艳兵;张洪存;潘玉良;;骨髓细胞治疗细胞死亡相关性心脏病的证据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4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彬;张玉传;;心力衰竭的新概念及诊疗新进展[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2 杨宇霞;;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100例疗效观察[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陈才顺;;BNP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A];玉溪市第十一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力恒;王磊;张敏州;;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及通冠胶囊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蔚青;张宏文;王永庆;邵志高;顾文凯;;91例地高辛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用药分析[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6 王大英;欧少君;范华昌;;活血及改善微循环理论指导下治疗心力衰竭[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马秀瑞;王敬萍;郭丽;王建玲;刘慧荣;;β_3肾上腺素受体抗体被动免疫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制备[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袁婺洲;唐旻;刘丹;刘腾;徐腊梅;蔡哲彦;曾群;Rolf Bodmer;Karen Ocorr;吴秀山;;利用果蝇心力衰竭模型鉴定wg信号途径成员pygo在心力衰竭发生中的功能[A];第二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李小鹰;;左室收缩功能代偿性心力衰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10 蒋文平;;尽力治疗心力衰竭的心律失常[A];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溪;[N];中国质量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曹玉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11年
3 兆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4 上海瑞金医院教授 钱文琪;[N];光明日报;2000年
5 张晓宏;[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上海瑞金医院教授 钱文琪;[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7 施融融;[N];科技日报;2002年
8 湘雅二医院博士 刘振江;[N];大众卫生报;2011年
9 恒子;[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10 龙海;[N];经济参考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芃;心力衰竭相关的血清标记物的初步筛选及与心室重构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晶;重组人B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冠脉循环和肾循环血流动力学效应的系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孙要军;心力衰竭时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与NMDA受体相互作用对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黄平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干预心力衰竭心室重塑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周凤娇;养心康片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李先涛;生脉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彭涛;血浆脑钠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心力衰竭中浓度变化及相关性[D];山东大学;2011年
8 冼绍祥;肾阳虚型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裴娟慧;心力衰竭致猝死的心电学和血清学预警及危险性评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10 何怀阳;“固本救心方”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培林;N-端B型钠利尿肽(NT-pro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贾旭林;小儿心脏疾患合并心力衰竭血浆脑钠素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谭家鹏;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与左室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等因子的相关性[D];中南大学;2007年
4 温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水平变化对急性呼吸困难病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徐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药物干预对其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6 刘淼;激活素A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7 郭金锐;TNF-α基因-308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心力衰竭关系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8 柯曦晔;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的观察[D];浙江大学;2007年
9 张锐;肾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BNP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林铛;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RT治疗前后血清中PLN的含量测定[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穴位和补泻手法的穴位注射对心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