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4 22:22

  本文关键词:额区头皮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4年

针刺“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刘波  

【摘要】:本研究在继承东贵荣教授针刺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对“头四关穴”(太阳、风池穴相配)针刺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于治疗前后测定TCD、血浆ET、NO、血浆和血小板内5-HT水平。实验研究以硝酸甘油皮下注射复制偏头痛动物模型。于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浆ET和NO、血浆和血小板内5-HT、脑组织5-HT水平。提出防治偏头痛临床方法并验证疗效及揭示其机制。结果: 1 实验研究发现偏头痛模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浆ET、NO、血小板内5-HT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浆5-HT、脑组织中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 2 实验观察显示:头四关穴针刺治疗能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浆ET、NO、血小板内5-HT水平(P<0.01),升高血浆5-HT、脑组织中5-HT水平(P<0.01,,P<0.05),风池、太阳配穴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临床观察:头四关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血中ET、NO、5-HT的影响与实验观察的结果一致。 3 临床观察显示:头四关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分别为:87.9%和81.0%,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对照组(<0.01)。治疗组对肝阳上亢、痰浊头痛、瘀血头痛各证型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4 头四关穴针刺可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状态(P<0.05,P<0.01),表现为脑血流速度的减慢,对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改善程度(P<0.01)要好于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P<0.05)。 头四关穴针刺治疗偏头痛是通过调整血浆ET、NO和中枢及血液5-HT水平,改善脑血流等机制而实现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246
【目录】:

  • 缩略词表3-4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前言7-8
  • 综述8-31
  • 临床研究31-44
  • 1 针刺“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31-36
  • 2 针刺“头四关穴”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的影响36-38
  • 3 针刺“头四关穴”对偏头痛患者血浆ET、NO的影响38-41
  • 4 针刺“头四关穴”对偏头痛患者血浆和血小板内5-HT的影响41-44
  • 实验研究44-53
  • 1 针刺“头四关穴”对偏头痛大鼠血浆ET、NO的影响44-48
  • 2 针刺“头四关穴”对偏头痛大鼠血浆、血小板内及脑组织5-HT的影响48-53
  • 讨论53-63
  • 1 偏头痛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53-54
  • 2 “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理论依据54-57
  • 3 “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脑血流动力学机制57-58
  • 4 “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对ET、NO、5-HT的影响机制58-63
  • 结论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71
  • 附录71-7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焦玥;发作期女性少阳经偏头痛针刺方案比较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2 龚廷亮;额区头皮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桂生;;加减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管性头痛62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1年01期

    2 邵中兴;;穴位注射治疗头痛178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3年05期

    3 张玉平;;电针治疗偏头痛502例[J];针灸学报;1992年06期

    4 赵广安;;自拟芎芷细辛汤治疗偏头痛186例[J];吉林中医药;1993年02期

    5 袁晓军;郝喜书;赖仲平;赵晖;柳文仪;;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J];中医杂志;199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芳;艾灸配合自血疗法治护重度褥疮[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2期

    2 严均;脑心通治疗偏头痛3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3 黄俊臣,周纪平,李彦春;核桃承气汤对脑梗死急性期辅助治疗作用的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4 霍光旭;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5 毛秉环,陆智慧;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脑梗死48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6 张学兰;自拟头痛验方治疗顽固性头痛10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7 王胜;;中风病急性期从气虚立论辨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8 毛秉环;陆智慧;;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6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9 孙钰;;齐刺与常规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10 李德祥;段茂书;;脑基底节区出血22例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萍;;热敏灸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观察及护理[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盛国滨;;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周佐涛;林晓山;黄敏;;穴位埋线疗法预防感冒82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周友龙;刘首芳;靳翔愚;苏程果;段艳丽;;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手太阴肺经在大脑中的功能网络[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刘阳阳;吴高鑫;翟伟;郭义;肖淑华;罗汀;;针灸基础研究思路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王超;田岳凤;周丹;杨孝芳;林亚平;常小荣;严洁;;艾灸兔“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NO、NOS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王俊华;;针刺背俞穴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昌文;;分期论治37例面瘫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旭东;雒荣东;;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130例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郑重;田理;;电针改善颈源性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慢性内耳缺血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萍;戊四氮点燃腺苷A1受体敲除小鼠多药转运体的表达及其与COX-2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郑佑君;芍药甘草汤加味对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止痛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肖建喜;隐喻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建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张哲荣;针灸对HIBD模型幼鼠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刘香君;标本理论指导透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韦云;从络病理论论治轻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胆碱能系统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7 韩冰冰;附子对虚寒证、知母对虚热证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田世成;电针结合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田伟千;异丙酚麻醉下电针抗脑缺血损伤及代谢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张昊;大壁虎运动行为研究及仿壁虎机器人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业勤;抗栓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宋文博;以风池穴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董旭;基于正交设计的不同针刺方法对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重建及方案优化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蓝竹梅;针刺调节疼痛与免疫的共同作用机制与内源性TRH的关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爱方;天地归宁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刘政;人体穴位电位的采集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蔡岑岑;织物柔软感与感知模式间关系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胥佳利;不同强度光照对母鸡离顶盖通路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管晓娟;柄袋沙蠋不同发育期乙酰胆碱和五羟色胺的免疫组化定位[D];鲁东大学;2011年

    10 肖贻财;不同电针频率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新 ,王巧云 ,高庆国;芎芷二陈汤加味治疗头痛60例临床报道[J];北京中医;1985年06期

    2 程运文;慢性复发性头痛从痰瘀辨治100例临床报道[J];北京中医;1994年01期

    3 贤述良;蠲痛汤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1994年05期

    4 邸玉鹏;王发渭;;偏头痛痰瘀证的机制与治疗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2期

    5 田华张,彭德忠;以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偏头痛50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许文辉;;针刺太冲穴治疗偏头痛78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7 黄志刚,尤斌;项针治疗偏头痛73例[J];福建中医药;2002年02期

    8 张秀峰,边建超;偏头痛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01期

    9 刘俊亮;定痛汤治疗偏头痛50例[J];河北中医;2001年06期

    10 袁福茹,何永田;大川芎丸加味治疗偏头痛39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199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丽华;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研制及性能初步考评[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辉;李文金教授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涛;苍龟探穴法治疗偏头痛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7年10期

    2 陈国廉;针刺推拿治疗颈性偏头痛168例临床分析[J];中国针灸;1995年02期

    3 刘克英,刘秀梅,马成福,秦培森,赵萍;针刺与药物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01年09期

    4 乔晋琳;针刺全息头穴治疗偏头痛104例临床报告──附32例甲襞微循环观察分析[J];中国针灸;1996年10期

    5 陈幸生,王敏;透刺法治疗偏头痛45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1997年06期

    6 孔祥飞;透刺滞针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J];中国针灸;1997年12期

    7 刘傲霜,王杰能,张嘉瑜;“头三针”治疗偏头痛30例[J];新中医;1997年04期

    8 赵兰漪,刘佑川;正天丸、西比灵治疗偏头痛初步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9 董健;偏头痛的家庭诊治[J];家庭医学;1995年02期

    10 盛蔚,杨涛,崔红松,张庆林;老药新用治疗偏头痛[J];临床荟萃;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崇霞;夏丽燕;;山东省氟美松治疗偏头痛状态40例疗效分析[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于生元;;偏头痛诊治新进展[A];全国软组织疼痛微创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侯冬芬;宋世宗;;偏头痛治疗的中西医结合再认识[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春妮;赵永波;;钙通道基因CACNA1A突变与偏头痛[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马爱梅;赵永波;;偏头痛药物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朱琼祥;;偏头痛伴消化性溃疡102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陈秋菊;李瑞;;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与比较[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邱连利;刘旭琴;;浅论针灸“治未病”的治疗原理[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马爱梅;赵永波;吴白甫;;偏头痛药物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永臣;贾红玲;卢承顶;;针灸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颖;[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梅;[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郭达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时翔;[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健康时报记者王纯特约记者 徐青;[N];健康时报;2005年

    6 于伟;[N];浙江日报;2005年

    7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王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于 伟;[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9 田妮;[N];大众卫生报;2005年

    10 杨国秀;[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针刺“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曹克刚;脑痛立停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作用与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杨洪军;偏头痛病因病机、治法与方药的相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姚干;大川芎丸治疗偏头痛的细胞及分子药理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周明眉;中药复方复杂体系的探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曹敏;基于临床及实验研究观察针灸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蒋坤融;针刺四关穴结合耳压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兴;大川芎方药代动力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陈俊如;电针四关穴为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蒋丽;针刺四关穴治疗肝郁型抑郁症的临床及cAMP-PKA信号通路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玲波;针刺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3年

    2 李智;基于循证医学的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彭伟;从肝风挟瘀论治偏头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吴振坤;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王素娥;针刺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3年

    6 邵卫;头痛安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主要药效学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7 王贺波;NO在偏头痛痛觉信息中枢传递中作用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8 吴燕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生化学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苗丹;抗心磷脂抗体与偏头痛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10 吴臣义;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和TCD变化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3年


      本文关键词:额区头皮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4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