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对患者TNF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1例回顾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年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对患者TNF-α影响的研究
王倩
【摘要】: 本研究以60例使用亚砷酸的AP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外周血象变化、骨髓增生程度、贫血症状缓解程度以及疗效、外周血上清TNF-α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 1.亚砷酸对APL热毒炽盛组总疗效(80.00%),对气阴两虚组也有一定疗效(76.70%),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疗效相当。 2.亚砷酸对热毒炽盛组患者血象和骨髓像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对气阴两虚组患者PLT无明显改善作用,与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气阴两虚患者病程迁延难愈,亚砷酸对改善其PLT指标效果不明显。 3.APL热毒炽盛组和气阴两虚组患者疗前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且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APL两型患者血细胞中均含有产生TNF-α的大量粒细胞,它们异常增生而使其自身分泌TNF-α。 4.热毒炽盛组与气阴两虚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均降低,,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亚砷酸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白血病恶性细胞的增殖,使机体抗肿瘤的能力增强。疗后热毒炽盛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气阴两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亚砷酸在调节TNF-α水平对热毒炽盛组和气阴两虚组无明显差异。 以上研究表明,中药制剂亚砷酸对APL有很好疗效,对APL病人TNF-α具有明显的调解的作用,是治疗APL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2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泽;赵利东;刘慧杰;王莹;蔡志梅;阎冬梅;毛建平;贾韬;;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分析[J];江苏医药;2011年11期
2 邵珊;王椿;蔡琦;高彦荣;颜式可;;维甲酸亚砷酸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3 陈立;谢晓玲;秦晓铧;陈国枢;;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6期
4 张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一例报告[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5 许卫星;;细胞形态不典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4期
6 杨壮志;;12例早期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5期
7 刘小宁;于亮;曹维克;宣恒报;衡春;;一例同时伴有t(7;17;15)和8p-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8 赵威;邱广斌;张继红;;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方法的建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4期
9 向航;;三氧化二砷(砒霜剂)治疗复发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5期
10 蒋慧;夏敏;;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症及其处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德厚;殷晓华;王久华;李晓华;任慧;李月馥;张磊;;亚砷酸治疗非典型t(15:17)易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李建华;杜春梅;王树庆;;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5例[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洪慧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生骨髓细胞溶解1例报告[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国才;万金风;;亚砷酸生产的自控设计[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王庆余;陈幸华;刘林;孔佩艳;刘红;张怡;张曦;高蕾;;亚砷酸治疗血液肿瘤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黄仁魏;何易;林东军;吴祥元;林曲;李旭东;董敏;董睿敏;;联合亚砷酸贯序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龙;周忠启;曾家顺;;RANKL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的表达及亚砷酸对其影响[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姜国胜;唐天华;张玉昆;任海全;任青华;委枫勤;李秀松;吴文;孙关林;毕可红;郭桂月;刘秀兰;田志刚;;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NF和IL-6活性的影响[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李承文;刘世和;薄丽津;秦爽;刘旭平;代芸;王建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高蕾;陈幸华;孔佩艳;刘红;张怡;刘林;;亚砷酸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晓峰;[N];健康报;2003年
2 ;[N];人民日报;2004年
3 衣晓峰;[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4 仇逸;[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衣晓峰;[N];健康报;2005年
6 衣晓峰;[N];大众卫生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衣晓峰;[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记者 仇逸;[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衣晓峰;施扬;[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记者 聂松义;[N];健康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玉斌;黄世林教授“驱邪复正”治则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2 杨东光;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模型的建立及亚砷酸对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及机制[D];苏州大学;2007年
3 戴旭;亚砷酸的抗血管生成效应在抑制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孙明莉;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耐药相关蛋白及其机制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5 黄海福;亚砷酸肝动脉灌注联合中药对中晚期肝癌干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朱志图;蟾蜍灵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增强维甲酸诱导分化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7 李迎春;泛素连接酶Cb1家族蛋白在三氧化二砷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薛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左路;亚硒酸钠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10 陶思;Wnt信号通路在衰老造血干细胞中的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对患者TNF-α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钟云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1例回顾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崔永春;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马向娟;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与疗效分析[D];北京大学;2007年
5 林英城;亚砷酸体外抗人鼻咽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6 田青;5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7 梁李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同诱导缓解方案的治疗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8 杨永华;白细胞单采术处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化治疗所致高白细胞血症[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昌山;亚砷酸对肝癌细胞BEL-7402分化诱导及机制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李迎春;三氧化二砷联合GM-CSF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分化作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1例回顾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