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年
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陈旻靖
【摘要】:乳腺增生病是育龄期妇女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隶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是由于雌、孕激素比例的失调,引起乳腺组织增生或复旧不全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容易出现压力过大、心情不畅、饮食不健康等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随之逐年增高。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易复发,逐渐难为患者接受。而中医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肯定,具有方便、经济且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故设计本课题,对治疗乳腺增生病作进一步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的: 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以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为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而无排除标准的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针刺取穴:肩井(双)、乳根(双)、膻中、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溪(双)、太冲穴(双),针刺得气后,于同侧肩井、乳根穴上加电,采用66805型电针仪,频率为10-20Hz,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时间持续30分钟;隔姜灸取穴:关元、神阙穴,每穴每次灸足3壮,灸至肌肤温热、局部红晕为度。两组患者均隔天治疗一次,每周三次,经期停止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而后观察疗效。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疗效评价参考标准,对患者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肿块硬度及范围、冲任失调伴随症状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研究及分析,同时对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价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秩和检验和t检验均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冲任失调伴随症状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显示:采用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在临床疗效、改善冲任失调症状方面要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组。说明关元、神阙隔姜灸有温补肾阳、调理冲任的作用,电针配合隔姜灸是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一种更具针对性、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维真;自拟消核饮治疗乳腺增生病54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2 王锐,李道火,王文德;乳腺增生的中医辨证分型施治134例[J];安徽医药;2003年05期
3 周海进;灸疗乳腺增生52例[J];北京中医;1993年03期
4 王友仁;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病28例[J];北京中医;2003年01期
5 徐玉英,徐凤云;艾灸关元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3例体会[J];甘肃中医;2001年05期
6 唐伟球;药线点灸疗法治疗乳癖100例[J];广西中医药;1997年02期
7 梁丽群;穴贴加行气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60例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03年04期
8 李远芳;10655例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03年06期
9 张松贵,陆少波;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J];河北医学;2003年11期
10 赵鸿;循经推运松解疗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J];河南中医;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虹;楼丽华;;穴位埋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43例[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梅,赖寒,李霞,任银花,李祖芬;自拟乳癖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534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2 李文娟,梁文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概况及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3 徐英纳,张福忠;乳腺增生病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4 徐英纳;易维真;张福忠;;消核冲剂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5 夏绍军;;中药周期法从肝论治乳腺结构不良症30例临床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6 雷正荣;;中医急症研究优势思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7 黄梅;于庆生;;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研究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8 虞青;郑文琳;姚丽;;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张思华;;淮北市6259例35~69岁妇女乳腺疾病流行病学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10 何军,沙凌云;乳腺原位癌26例的诊断与治疗[J];安徽医药;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峰;;择时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思路与方法[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郭璐;唐乾利;;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赵虹;楼丽华;;穴位埋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43例[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杜春花;赖仲琼;余更生;;乳腺癌根治术后预后因素及治疗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小莉;;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进展概况[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肖胜洛;程静霞;;综合治疗46例乳腺癌的体会[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李富平;赵卫兰;薛丽霞;张新芝;董守义;;71762例乳腺病调查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曲姗姗;黄泳;;“子午流注”在临床疾病防治中的应用[A];2011年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甄宏鹏;陈秀华;李漾;;关于腹针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问题的探讨[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夏秋芳;东贵荣;;人迎穴考证及现代临床研究进展[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超;蒙药乳腺-Ⅰ号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杜景辰;电针刺激夹脊穴对大鼠后肢血管舒张作用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琼;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龚东方;针刺对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李湘奇;乳宁霜透皮对乳腺增生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刘运江;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检测及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7 惠英;乳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儿茶酚雌激素硫酸化和甲基化的关系及一氧化氮对雌激素硫酸化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孙二虎;丹仙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马朝群;补肾疏肝法对乳腺增生型大鼠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于琦;雄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表达意义和相关microRNA筛选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志慧;香灵乳康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肾虚、痰凝血瘀证)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玉强;乳腺不可触及肿块中医辨证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海洋;妇血平颗粒治疗瘀热兼气虚型育龄期无排卵性功血出血期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郑杜香;乳头溢液的中医辨证与乳管内窥镜下表现、细胞学改变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陈翰翰;乳头溢液辨病辨证与彩色多普勒表现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赵培菊;乳腺增生病相关因素与组织ER、PR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阿南悦子;子宫肌瘤患者的体质与体检数据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谭工;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翟贺宁;乳癖方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干预作用及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本珊;乳腺增生病与月相变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海波;楼丽华;赵虹;;消增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2 王国杰,韩正康,陈伟华;大豆黄酮对大鼠肌肉生长和几种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1995年01期
3 梁翀华;药线点灸治疗痛经50例小结[J];甘肃中医;2002年01期
4 张洪亮;;中药治疗乳腺增生132例[J];江苏中医药;2009年07期
5 周君;潘立群;;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1期
6 张卫华;李青燕;;针刺对MGH模型大鼠乳腺组织PCNA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7 邱翠琼,叶建红,刘玉珍,杜爱红,邓秋迎,李穗华,叶欣;电温灸器的研制及临床使用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1年03期
8 顾小燕;王静;;隔姜灸关元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10期
9 汪慧敏;中药敷贴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3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年07期
10 张梅林,唐章全,敬世尧;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概况[J];四川中医;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桂琴 ,韩平;电针加放血治疗乳腺增生病23例[J];海南医学;2002年02期
2 刘凤菠,付美香;G6805+TDP治疗乳腺增生病128例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08期
3 田娟;;乳增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J];中国基层医药;2006年01期
4 莫小勤,李廷冠,李敏江,梁少华;乳腺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80例[J];广西中医药;2004年03期
5 王苹,卢红蓉,吴黎雅,魏霖,刘琛;50例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6期
6 胡升芳,陈红风;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探索[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卢红蓉,王苹;乳腺增生证型与实验室微观指标关系的辨识[J];中医药学刊;2003年06期
8 王明松,铁钢;海藻昆布汤治疗乳腺增生病24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06期
9 杨雪梅;;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J];医学信息;2007年01期
10 于世礼;石晓霞;;电针与快速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49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志伟;栾金红;;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钼靶X线表现相关性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李琰;蒉纲;;乳腺增生病客观化指标与辩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A];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晓菲;宋爱莉;李静蔚;;乳腺增生病结合影像学量化指标构建中医辨证规范数据库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金华;裴晓华;;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宋爱莉;李静蔚;殷玉琨;陈娜娜;;活血化痰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生活质量评价[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冯鑫鑫;葛林宝;沈雪勇;尚妍妍;孙霃平;胡升芳;应荐;;不同证型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膻中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研究[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宋爱莉;李静蔚;殷玉琨;陈娜娜;;活血化痰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生活质量评价[A];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秀飞;;乳腺增生病患者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A];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锡红;;自拟消癖汤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病50例[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梁少华;;滋阴疏肝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唐汉钧;[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 唐汉钧;[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3 副主任医师 林华;[N];市场报;2000年
4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裴晓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燕正雄;[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 唐汉钧;[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7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裴晓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裴晓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9 吴信受;[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兴;散瘀化痰综合脏腑调理乳腺增生病辨证论治优化方案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金载莹;电针促进急性期脑出血大鼠缺血神经元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3 李文迅;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形态结构和海马nNOS mRNA及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孟宏;电针对慢性应激疲劳证候模型大鼠神经免疫网络调节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赵征宇;电针对转基因鼠类风湿性关节炎HLA-DR_4基因调控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王文炫;电针、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陈姵绮;电针结合拔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辛立;电针三阴交诱发LH峰的作用及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王黎;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裴颢;不同电针对急痛模型大鼠镇痛和耐受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旻靖;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杨丽娟;运用月相理论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刘汉云;调周消癖法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赵晓沁;补肝肾调冲任对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患者性激素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莎;乳腺增生病发病情况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郁祥;乳腺增生病辨证治疗的方证相应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陈焱;从肝肾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谢娟;电针对乳腺增生病性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及实验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侯晓倩;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樱峰;三才治疗仪配合口服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5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