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潘玲
【摘要】:目的 观察有效验方“化湿保肝方”、“清毒柔肝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拉米夫定耐药的影响,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方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干预。将纳入的同一证型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1)对照组:采用单一拉米夫定治疗;(2)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脾胃湿热证选择“化湿保肝方”,肝郁脾虚证选用“清毒柔肝方”方),疗程均为1年。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改变,检测其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等指标,同时应用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及sequencing analysis软件分析技术,检测病毒拉米夫定耐药。应用SPSS软件包对所有计量、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生化学应答:脾胃湿热证治疗组与对照组、肝郁脾虚证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0月、3月、6月、9月、12月ALT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治疗组0月与3月、3月与6月ALT值比较P分别为0.000、0.036,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0月与3月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肝郁脾虚证治疗组0月与3月ALT值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0月与3月、3月与6月、6月与9月比较P分别为0.000、0.049、0.013,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总的治疗组ALT值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以0月与3月间下降显著;对照组以0月与6月间下降显著。 (2)病毒核酸应答:脾胃湿热证治疗组与对照组、肝郁脾虚证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0月、3.月、6月、9月、12月HBV DNA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治疗组0月与3月HBV DAN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统计分析结果同治疗组。肝郁脾虚证治疗组0月与3月、3月与6月HBV DAN值比较,P分别为0.000、0.031,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0月与3月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总的治疗组与对照组HBV DNA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均以0月与3月间下降显著。 (3)HBV拉米夫定耐药:脾胃湿热证治疗12月时,治疗组耐药发生率1.69%,对照组5.8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23),其中对照组3月即出现耐药,并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组9月开始出现耐药,升高趋势低于对照组。肝郁脾虚证治疗组治疗9月以后耐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12月时耐药发生率为7.5%,对照组2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36)。治疗12月时总的治疗组耐药发生率4.04%,对照组12.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23)。耐药位点以rtL180M、rtM204V/I为主,分别占41.6%、54.1%。 (4)中医症状:脾胃湿热证治疗组口渴、口臭、白睛发黄、烦躁易怒、太息、身倦乏力、腹胀、胃脘不适、大便臭秽、小便色黄、舌红、舌老、苔黄、苔白、苔薄、苔厚、苔腻及脉滑、脉数项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时,治疗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下降幅度亦较对照组大。肝郁脾虚证治疗组烦躁易怒、太息、胁下胀痛、口渴、胃脘不适、腹胀、大便臭秽、肠鸣、舌淡、舌嫩、舌下络脉曲张、苔白、苔黄、苔厚、苔腻、脉弦、脉滑项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时,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治疗6月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其中治疗组平均积分低于对照组。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ALT值、HBV DNA水平,其中治疗3月时ALT值改善程度大于单一拉米夫定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HBV耐药发生率,且能延迟耐药发生时间。HBV拉米夫定耐药基因突变以rtL180M及rtM204V/I为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症状及舌脉,优于单一拉米夫定治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1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军;刘燕玲;李秀惠;戚团结;刘敏;林凌云;;益气凉血解毒类中药对拉米夫定诱发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干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2 景博琼;王宏峰;徐菲莉;;拉米夫定联合清肝解毒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多聚酶基因变异的影响[J];地方病通报;2010年02期
3 陆竹,魏瑞华,王锦海;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5年04期
4 贾克东;万里晖;刘南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8例疗效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年06期
5 顾国龙;唐芳玫;谢智光;;慢性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血清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损伤程度与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关系[J];广西医学;2007年07期
6 张晓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后乙肝病毒多聚酶变异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7 杨家红;雷学忠;刘丽;赵连三;;血清HBV DNA反跳发生时间与YMDD变异的关系[J];华西医学;2006年01期
8 蔡水泽;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15期
9 王岭;张均倡;李春涛;李野平;申高洪;;拉米夫定联合扶正解毒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徐杰;刘双燕;;长期应用拉米夫定诱发YMDD变异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0年3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九东;刘洋;李莹;张玮;邢练军;;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治疗慢乙肝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2 韩红梅;;乙肝疫苗免疫预防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3 姚传磊;代铎;陈玉虹;赵娟;张飞;;淮南市部分人群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4 王永英;;我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2010年07期
5 叶珺;张婷婷;夏淑林;李旭;张振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2年01期
6 刘琦;杨清玲;武文娟;陈昌杰;陈建文;马嬿;纵帅;;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汪维;;6361例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8 蒋玉杰;金宝鑫;;吉林省集安市儿童乙肝疫苗免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J];北方药学;2011年12期
9 戚团结;徐春军;李杰;徐洁;;五羚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年07期
10 王佳;任芙蓉;庄辉;;加强安全输血的保障体系[J];中国输血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雄;汪梦;陶冶;;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影响[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2 龚辉;邱梦标;粟庆娟;毛红霞;熊水印;潘永平;;茵栀黄颗粒加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3 万春;彭翠波;熊学敏;唐晓玲;李慎勤;;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肝病毒耐药性疗效评价[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何志强;施素洁;张宏;;苏州市居民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5 谢德武;王文冰;;干扰素、拉米夫定、丹参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报告[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庄辉;;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挑战[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新元;;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铮;;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功能特征[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史文丽;刘燕玲;刘士敬;孙永强;宫嫚;张弢;吴欣;李忠斌;;中医药干预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思路与方法[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美龙;基于DNA免疫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中小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传涛;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逯金金;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夏芸;甘草类制剂和叶下珠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毛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证候规律及治疗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郝肇菁;Ferritin-L和SCCA1作为HBV共受体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莉;药物经济学评价需求、方法与指南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肖琳;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9 陈滨;人HCC侵袭、复发相关分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S100A9蛋白的表达验证[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10 陈诗慧;加味四逆散抗DHBV 3TC耐药株和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NK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卫国;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艳丽;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L-4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蔡林宏;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周笛;利用人干细胞制备人鼠嵌合肝的实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乔亚峰;梅州市某高校10年间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及携带状况的调查[D];暨南大学;2010年
7 刘增霞;HBV感染者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临床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8 付玉玲;298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梁延秀;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达治疗终点停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刘冰;ALT低水平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变化、HSC、CD28、HBcAg相关性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邓少丽,陈迎春;拉米夫定治疗后乙肝病毒发生YMDD变异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3年12期
2 欧阳奕;谭德明;侯周华;;1258例慢性HBV感染者调查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4期
3 蔡雄,王国俊,瞿瑶,樊成辉,张瑞祺,徐文胜;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李玲,毛青,黄燕萍,王宇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 YMDD变异的检测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孙剑,侯金林,王战会,肖蕾,章廉,骆抗先;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变异株的人工构建及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6 王召钦 ,马为民 ,周伯平 ,陈心春 ,王火生 ,徐六妹;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与临床治疗反应[J];广东医学;2002年06期
7 任永强,胡大荣,范公忍,吴忆贫;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聚酶P基因YMDD变异检测[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年02期
8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年01期
9 周建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年01期
10 张晓岚;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及药物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晓红;脾胃湿热证实质研究新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态的初步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3期
4 翁晓红;肖林榕;杨春波;;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研究揽要[J];光明中医;2006年09期
5 周慧敏;吕文亮;;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研究方法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8年12期
6 劳绍贤;胡玲;;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要[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李贺元;罗晓韵;劳绍贤;;脾胃湿热证产生机理的研究新进展[J];河南中医;2010年03期
8 林敏;;脾胃湿热证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年12期
9 颜平;;姚真敏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翰;陈勇毅;;脾胃湿热证治法探要[J];浙江中医杂志;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学平;时昭红;;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春波;柯晓;傅肖岩;李秀娟;胡光宏;;脾胃湿热证研究的初步揭示[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罗琦;刘凤斌;廖荣鑫;;中医脾胃湿热证辨治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列城;张晓辉;;脾胃湿热证论治浅析[A];2009年全国基层优秀中医表彰大会暨全国第二次民间验方、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吕文亮;陈琳;高清华;周燕萍;刘林;周慧敏;;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回顾及今后研究思路探讨[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林坚;梅武轩;黄志新;;脾胃湿热证研究动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廖荣鑫;周福生;许仕杰;陶双友;;中医脾胃湿热证探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罗琦;刘凤斌;廖荣鑫;;中医脾胃湿热证辨治探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万莹;吕文亮;;近二十年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劳绍贤;胡玲;;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晴清;脾胃湿热证与辅助性T细胞1/2平衡及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李国辉;脾胃湿热证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数据挖掘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廖荣鑫;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马剑颖;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林坚;脾胃湿热证与三叶因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韦嵩;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复制及其水通道蛋白表达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王洪京;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欧阳宏;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研究及以药测证方法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吴娟;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实质研究和中药的干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陈晓刚;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脾胃湿热证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虹;基于数据挖掘的脾胃湿热证辩治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向菊;脾胃湿热证与胃肠动力的关系及方药治疗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3 章源;陈意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用药经验的聚类分析[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温国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和脾胃湿热证转录组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谭永振;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6 陈韵如;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的微生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陈佩婵;脾胃湿热证湿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8 周慧敏;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的初步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9 李凌空;唐宋元时期消化道脾胃湿热证用药规律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10 曾耀明;久泄中医脾胃湿热证与免疫组织化学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1年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