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8-05-10 09:50

  本文选题:子宫腺肌病 + 中西医结合 ; 参考:《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年S1期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2.00%,具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he en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0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2.00%).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
【作者单位】: 大连市妇产科医院;
【分类号】:R711.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应芳;白文佩;;子宫腺肌病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汤淼;王敏;任霞;杨秀丽;彭超;周应芳;;生存素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年03期

2 向慧珍;王文英;王远菊;;血清CA125在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3期

3 周应芳;;子宫腺肌病的基础研究和药物治疗的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16期

4 张新玲;郑荣琴;黄冬梅;张波;李凯;;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佳静;痛经发病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学的调查及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王红新;消ve化腺方合止痛化腺方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李仁丽;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李晓;两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应芳,守隆夫,郑淑蓉;米非司酮对垂体移植诱发小鼠子宫腺肌症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蒋国庆,廉玉茹,陈淑玲,周应芳;Norplant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3 陈晓明,杜娟,左约维,胡小平,庄文行,罗鹏飞,洪淡华;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初步效果观察[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04期

4 夏恩兰,段惠兰,张玫;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28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年05期

5 史铁梅!110003沈阳市,张超!110003沈阳市,李红光!110003沈阳市,姜纯连!110003沈阳市;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图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6 康佳丽,夏薇,陈丽瑜,刘丽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年06期

7 夏薇,康佳丽;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_(125)及EMAb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年02期

8 陈春林,刘萍,吕军,余莉萍,马奔,王锦江,刘佩鸣;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02期

9 刘萍,陈春林,刘丽芳,柳建华;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09期

10 韩燕华,周应芳,郑淑蓉;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向荣;王向福;;生物微磁场(量子共振)检测技术在妇科疾病普查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7期

2 苏振月;宋雪梅;;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58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6期

3 伍海鹰;;不同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4期

4 吴华;马晓娟;;经阴道与经腹腔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3期

5 王磊;;腹腔镜子宫切除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01期

6 赵燕;;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2期

7 周丽红;金卓杏;赵红艳;;左炔诺孕酮T形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9期

8 杨颖;刘宇;;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1期

9 姚永涛;冯志红;郑雪莲;;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初步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06期

10 刘芸;成九梅;夏雪;段华;郭银树;王金娟;李长东;;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丛日杰;;中西医结合顽固性肾病水肿[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雁峰;史梅莹;王铁枫;;肖承`敖淌谥瘟谱庸谀ひ煳恢ⅰ⑾偌〔⊥淳俅簿榍澄鯷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易琼;邙玲玲;李涛;;浅论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误诊之对策[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周承栋;;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A];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谢梅青;李世杰;;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万晓春;;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疗效观察[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波;唐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第三届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陈晓明;庄文行;罗鹏飞;杜娟;左约维;胡小平;洪淡华;;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初步效果观察[A];第一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研讨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锡立;李俊勇;王志学;周青;段慧;高泽玲;;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徐刚;刘冬梅;冯玉柱;段晨旺;;严重创伤后并发高渗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斌;子宫腺肌病的表现[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李海泉;子宫腺肌病可以做的检查[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静思;子宫腺肌病有几种手术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马丽;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李少波;介入治疗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N];大众卫生报;2003年

6 高国起;小切口子宫切除术改进[N];健康报;2003年

7 李天舒 栗莉;子宫动脉栓塞术安全[N];健康报;2003年

8 杨霞;微创介入“小针孔”解除妇女疾病难言的痛[N];经济参考报;2003年

9 阿欢;痛经怎治疗?[N];健康时报;2003年

10 周应芳;子宫腺肌病:诊治均有新进展[N];健康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任;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痛经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吴立娜;结合珠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痛经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高珍珍;雌激素受体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4 赵利宝;子宫腺肌病组织芯片中STAT3和Ki-67蛋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亚琴;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Kiss-1和乙酰肝素酶表达的影响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刘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遗传易感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7 赵健;VEG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8 谌海燕;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聂姬婵;去甲基化药物对子宫腺肌病临床生物学行为及孕激素受体B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张磊;温化止痛方超声电导透入对子宫腺肌病内膜中环氧合酶-2及缩宫素受体表达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68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68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6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