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综合优化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2例

发布时间:2018-05-13 21:15

  本文选题:中西医结合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参考:《中医杂志》2010年S2期


【摘要】: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原因之一,鉴于单纯西医治疗DPN,临床较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而为多靶向、多途径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可能和广阔的研究发展空间,笔者提出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标本同治优化治疗方案,旨在评价该方案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84例DPN患者为我院2006~2009年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以及《中医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神经传导速度(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减慢。1.2排除标准
[Abstract]: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tic neuropathy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disability in diabetic patients. The multi-channel TCM therapy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and the broad research development space,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tegrati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the specimen together treatment optimization treatment pla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is plan's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ollowing clinical data: 1.1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inclusion criteria 84 patients with DP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6 to 2009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referring to the diagnosis criteria of Chinese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and the criter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NCVV: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V) 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SNCVV) were reduced. 1.2 exclusion criteria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医院内分泌科;
【分类号】:R5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江彬;;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2期

2 潘玉荣;杨丽红;;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3期

3 杨进春;;自拟方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1年04期

4 李兰波;梁艳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10期

5 霍晶晶;于世家;;于世家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年03期

6 周桂升;;中西药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年10期

7 徐秀芬,徐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8 张继德;苏秀玲;王秉义;夏亚一;;丹红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7期

9 刘吉祥;徐凡叶;;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08期

10 张孟列;;黄芪天麻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云;郭仕林;郭巧贝;;中西医结合病名探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单永德;单旭刚;;中西医结合“立体联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肾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赵春惠;李秀惠;张可;金荣华;勾春燕;胡中杰;叶军;扬宇;郭新会;梁连春;胡建华;李雪梅;武聚山;;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77例临床疗效观察[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5 李学增;;系统性硬化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介绍[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晓欣;张秋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护理体会[A];全国第二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于世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诊疗规范[A];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郑荟;;便秘的中西医结合调护[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9 朱未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与方法[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苏衍进;王郁金;王惠玲;马居里;雷根平;林源;高碧锋;董盛;;利湿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丽佳 钱永峰;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N];健康报;2006年

2 陈德华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防控甲感[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孙 怡;关于中西医结合神经科的学科建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王君平 巨锋;中西医结合还是“两张皮”[N];人民日报;2011年

5 赵 雯;中西医结合引发临床治疗新观念[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蒋锐;理论加实践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向[N];科技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潘红梅;中西医结合如何提高疗效[N];南京日报;2008年

8 记者 赵超;加盟医保新农合,中西医结合有用武之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廖志林;中西医结合降伏急性胰腺炎[N];健康报;2005年

10 赵寿康;《西医往前看,中医往后看,中西医结合往哪看》之看法[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科威;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策略与诊疗决策软件的设计思想[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2 王振瑞;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3 郭茂田;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刘敬军;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和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王冬燕;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王昭辉;创建新的前列腺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杜侃;中西医结合的信息学途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刘建仁;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作用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戴鹤玲;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10 管仕伟;叶橘泉学术思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端建刚;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2 吴佩佩;盆炎清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马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4 王炜;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理性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彭凌艳;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30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6 孙宏;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进展及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刘利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张彦忠;糖尿病足优化方案治疗后的随访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朱勤贤;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陈欢;拇外翻的治疗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4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84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