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乙肝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本文选题:慢性乙型肝炎 + T淋巴细胞亚群 ; 参考:《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2期
【摘要】:目的:观察疗肝3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8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为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疗肝3号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拉米夫定,疗程均为18个月,每3个月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在治疗18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77.5%和67.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在HBV-DNA阴转HBeAg/抗-HBe血清转换、HBeAg阴转、及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外周血CD4亚群水平上调,CD4/CD8比值趋于正常,停药6个月后仍持续保持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拉米夫定联合疗肝3号有调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水平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CHB的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effect on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with ligan3 combined with lamivudine (Lamivudin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HB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n = 40) and control group (n = 40). The control group (n = 40) was treated with lamivudine and liver-treated group No. 3,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40) was treated with lamivudine for 18 months. Hepatitis B virus serological marker: HBV DNA T lymphocyte subsets. Results: after 18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s of HBV DNA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7.5% and 67.5%,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6 month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version of HBV-DNA negative to HBeAg/ anti-HBe seroconversio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level of CD4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increased to a normal level, and maintained a high level after 6 months of withdrawal,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amivudine combined with Gan No. 3 can regulate the cellular i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B.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肝胆科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肝胆科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肝胆科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肝胆科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肝胆科
【基金】:广西中医学院院级重点课题(ZD2005016)
【分类号】:R5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际强,张奉学,符林春,朱宇同;紫河车中抗病毒活性成分分离、克隆的设想[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杨倩,任喜民,薛红安,赵捷,王香玲;白介素12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年01期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渠敬文;自拟排气汤治疗结肠肝脾曲综合征22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1期
2 田九洲,张立仿;晚期肝硬化腹水71例治疗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3 张栩,崔云双;自拟清脂饮降脂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4 王瑞芳,王燕青;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脂肪肝7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5 胡磊,单夏青;中药含漱疗法治疗牙痛[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6 孙聿修,朱亮,王岚,徐敏;软肝抗纤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7 郭伟,王桂芬,刘少杰,唐长金;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对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8 江鹏;中药在减少慢性肾炎激素治疗之不良反应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9 李芹;李丹;张良宏;;重肝合剂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10 孙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赵正斌;邓永东;;重症肝炎生化、凝血功能检测及甲胎蛋白与预后的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长春;李智;严红梅;薛发轩;刘志芬;严佑琴;;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永生;;中西医结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彭丹;王忠平;汪亚玲;;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救治18例重型肝炎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东;余荣军;陈悦;任泽久;;血浆置换联合抗病毒治疗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悦;刘莉;柯昌征;;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前后白介素-18的变化及意义[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新月;;重型肝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侯瑞芳;赵明志;牛卫理;;慢性重型肝炎56例临床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立;阿永俊;李晓延;唐继红;魏晓平;陈刚;朱洪;;MARS人工肝在重型肝炎和肝脏移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于建武;李晓光;赵勇华;王淑芹;李树臣;;蛋白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玉泓;久泻灵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蓉;一种新型虫草生物学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那坤;柔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封洲燕;大鼠睡眠特性分析和催眠药物筛选方法的建立[D];浙江大学;2001年
5 常富业;脑宁康防治中风病先兆证的研究及对脑缺血预适应相关因素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翁红雷;干扰素-γ抗肝纤维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程志强;中药消水Ⅱ号外敷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周瑾;肾衰合剂对大鼠实验性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9 毛德文;解毒化瘀Ⅱ方抗肝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10 王梅;健心力口服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龚莉;不同居群栝楼分子遗传多样性及生物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昊鹏;丙型肝炎病毒F抗体血清分布特点及F蛋白的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卫国;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焦晴晴;小檗碱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促凋亡作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亚亚;掌叶大黄根腐病病原物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柏盛;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肾损害、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芳;四妙君逸软膏外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长期毒理学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周继勇;锡类散加味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贺希;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王雅;鳖龙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卿,吕锐,高素珍,,赵炳文,张社华,邵济钧;青岛地区献血员及血制品HCV感染及污染调查[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黎孟枫,曾庆,周园,郭辉玉,侯云德;人ω1型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病毒学报;1992年02期
3 何念海,顾长海,李奇芬,胡大荣,王宇明,王小红,张永明,马巧玉,张绪清;抗乙肝特异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Ⅱ期临床对比观察[J];重庆医学;1997年02期
4 王复生,李灼亮,张英,徐德忠,王春杰;乙肝血清标记物阳性孕妇的胎盘组织和PBMC的HBVDNA检测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1999年01期
5 程丽,陈文凯,诸卫平,金毕;胎盘活性因子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程霓,朱微,孙荣惜,朱剑琴;人滋养层干扰素的纯化及鉴定[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7 魏超英,刘秀英;胎盘免疫调节肽治疗乙型慢活肝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1994年07期
8 陶亚雄;灵长类的滋养层干扰素[J];生理科学进展;1994年02期
9 王t熐
本文编号:1892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9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