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药治疗进展
本文选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病因病机 ; 参考:《中国药房》2011年27期
【摘要】:目的:为临床医生积极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汇总分析方法综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结果与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应早期使用降脂的中、西药物治疗,保证疗程,才能效果明显。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ians to treat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prevent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the progress of treatment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reviewed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 conclusi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early stage to ensure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伟志,宋平,王占奎;针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年05期
2 粟漩,巫祖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5期
3 谭华炳;;绞股蓝预防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东,张立新;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应柯;脂脉宁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郑翠娥;芪蛭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秀君;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 sICAM-1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刘倩勤;针刺“入”穴对缺血性中风病在急性期的调整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张丽荣;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VEGF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张建辉;头针对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圣贤,林永廉,黄政鑫,吴雪莲,林求诚,林炳辉,方素钦;解毒软脉方防治高胆固醇饮食致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1年02期
2 唐胜修,唐萍;丰隆、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0年06期
3 李欣,廖新学,廖晓星,荆小莉,马虹;银杏叶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09期
4 薛铸,郑仕富;益寿调脂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2001年08期
5 魏江磊;中风热毒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黄河清,吴伟康,程超;四逆汤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0年04期
7 范秀珍;清热解毒类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2期
8 范英昌,朱均,陆融;疏肝活血药方对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脂过氧化物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6年01期
9 汤佩麟;冠心病患者血浆高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年02期
10 王健,杨关林;化瘀祛痰颗粒剂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全;褚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11期
2 郭海龙;;中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0年30期
3 张平;梁家柱;刘勇;;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6年08期
4 贾红玲;张永臣;单秋华;;针刺镇痛的中医理论与西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J];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09期
5 曹水清;李翔;张雪梅;文晓霞;;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西医研究现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年06期
6 蔡松柏;吴国营;;2000至2008年中西医治疗偏头痛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24期
7 鲁光宝;李旗;刘海洲;;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病机中西医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21期
8 张理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痤疮经验及体会[J];现代中医药;2010年03期
9 包琳;马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诊治述要[J];中医学报;2010年04期
10 朱洪海;;中西医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探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应兵;指导;杨仓良;;白塞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病机探析[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程志清;;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肥胖的思路探析[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内科名家诊疗经验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王鹏;郑岚;;有关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若干思考[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阎领全;李新荣;;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性肢痛症38例疗效观察[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庞荣;张彬;;中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概况[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卢俊卿;卢晶莹;;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A];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A];广东省第五届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陈春凤;;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邱康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体会[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延群;;糖尿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思路探索[A];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军祥;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N];健康报;2003年
2 徐福松;慢性前列腺炎诊治误区种种[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降脂保肝丸治疗脂肪肝[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黄石市中医院内一科主任 何劲;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N];黄石日报;2005年
5 张纾难;中药有助逆转肺纤维化[N];健康报;2003年
6 张乾;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N];健康报;2005年
7 ;治疗慢性肾炎: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林兰;防治糖尿病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广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与实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冬燕;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成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及对肺动脉压影响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邹蔚萌;民航飞行疲劳中医证候特征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茜;马晓燕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哮喘的认识综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田秀娟;中西医对鼾眠的认识及治疗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杨立平;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研究进展[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麻莉;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周琳;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韩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8 张沛然;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冯文战;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孙晶;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43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94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