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29 17:10

  本文选题:男性 + 骨质疏松症 ; 参考:《中医杂志》2011年03期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对男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5例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口服阿仑磷酸钠的基础上再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则口服阿仑磷酸钠,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睾酮(T)、雌二醇(E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尿吡啶酚(PYD)/尿肌酐(Cr)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对PTH、PYD/Cr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可改善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及骨代谢指标,针药联合治疗优于单纯药物疗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bone metabolism in male osteoporosis. Methods 55 male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 = 25) and control group (n = 30).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the basis of oral alendronat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endronate.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 and bone metabolism index were observed after 6 month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testosterone, estradiol E2)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5), but alkaline. The levels of phosphatase, osteocalcin (BGP),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urinary pyridyl (PYDN) / urinary creatinine (Cr)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1),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PYD / C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bone metabolism index of male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is superior to simple drug therapy.
【作者单位】: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科;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康复医学科;
【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项目(BS2004559)
【分类号】:R2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欧阳钢,王玲玲,卓铁军,申志祥;不同刺激方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杨骏;针刺风池、风府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2 高学清,刘超;自制三叶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痰浊内阻型12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3 何明,张小梅,苑惠清,史立卿,钟湘,郝素英,刘薇;银杏叶提取物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血气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4 郝文;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5 黄东源;健脾利胆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4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6 徐贤伟;中药内服、灌肠加TDP照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6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7 高忠国;;益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8 王亿平,曹恩泽,方琦,程皖,胡顺金,吕勇,刘家生,张莉;贞芪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程皖,曹恩泽,王亿平,方琦,胡顺金,张莉;化瘀通络、分清泌浊法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38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张杰根,李泽庚,彭波,张念志,韩明向;肺气虚证患者TNF、T_3和T_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谦;袁桂玉;贾建伟;唐克诚;赵洁;;鲜地黄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研究[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刘健;郭雯;翟志敏;;新风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补体调节蛋白红细胞CR1及CD59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朱国良;;中西药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培君;杨磊;王乾;张志祥;;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中医证治规律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成立暨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精粹[C];2006年

5 陈美华;林求诚;;“软脉灵”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功能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成立暨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精粹[C];2006年

6 李俐;梁志敏;唐东晖;韩学杰;刘颖;薛庆海;;补肾降压水煎剂治疗早期高血压病97例患者的临床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2007年

7 毛静远;王恒和;葛永彬;王强;张其梅;常延平;李红;吴慧轩;郑颍;李彬;张振鹏;李明;邵磊;赵春燕;;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证候特点分析[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2007年

8 高怀林;吴以岭;贾振华;陈静;西广成;谷春华;陈建新;袁国强;吴相春;魏聪;;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中的应用[A];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相春;吴以岭;贾振华;高怀林;;脑动脉硬化症证候临床调查表的设计研究[A];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相春;吴以岭;贾振华;高怀林;谷春华;袁国强;魏聪;;脑动脉硬化症证候分布规律研究[A];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成民;黄连清降合剂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沈雁;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法治疗实验性CHF大鼠的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黄立中;益气平悬饮对肺癌性胸水局部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之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4 熊辉;桃红四物汤干预骨痂微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暨对骨折证候疗效的观察[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5 徐正莉;润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戴国华;从风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其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郭琳;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规律的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王玉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证候学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刘向前;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规范化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10 刁利红;电针、口服中药、针药结合对心肌缺血临床疗效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泉;牵引节奏对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郝勇;多发性硬化的回顾性临床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3 高桂奇;疏肝活血法为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邹本良;糖脂消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孙爱丽;消渴降糖颗粒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马廷行;温胆汤加减治疗颅内转移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张建英;督灸纠正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申玮红;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抑制HLA-B27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黄允瑜;芪归升降散对慢性肾衰脂质代谢紊乱作用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姜淼;三黄安消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建德!518029,阎德文!518029,吴清平!518029,李卓成!518029,吴建龙!518029,孙月玲!518029;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晓东;;中药内治法治疗骨质疏松症[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6期

2 张红;;从补肾健脾法谈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9期

3 ;骨质疏松的食疗方[J];老友;2011年02期

4 张乃钲;回骨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4年05期

5 王复兴,王熙春;密骨疏治疗骨质疏松症病例报告[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6 吴成长;骨质疏松症针灸辨治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1期

7 何成奇,丁明甫,蓝群,谢薇,王小红,易文远,刘敏,姜俊良;骨痛宁擦剂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1期

8 徐桂琴;谢雁鸣;张志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名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9 张国中;中药治疗痛性骨质疏松症28例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4年04期

10 周德祥,王玲玲;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波;胡志俊;刘洪举;;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许锐;;巩固期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体会[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朝阳;李雪飞;李洁;李志沧;;补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论探讨[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邹小娟;戴红;;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郭汉林;;男科生理浅谈[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国瑛;王建勋;唐慧;;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何清湖;周兴;;“三位一体”的亚健康型态分类研究[A];首届中日传统医药与亚健康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陈文治;冯文轩;王慧敏;;腹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致腰背痛症状的疗效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吴犀翎;李跃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内治法的文献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汤明慧;;补肾为主辨证治疗卵巢早衰举隅[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忠厚;你了解骨质疏松有多少?[N];云南科技报;2006年

2 蒋锐;骨质疏松瞄准老年群体[N];科技日报;2006年

3 指导专家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田维君 记者 朱丽;骨质疏松症 中医治疗“更轻松”[N];医药导报;2006年

4 李典云;药膳治骨质疏松[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5 叶哲伟;谁是潜在的骨质疏松症患者[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教授 罗先正;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N];光明日报;2006年

7 黄跃成;近半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N];家庭医生报;2006年

8 吴毅;骨质疏松症的家庭康复[N];家庭医生报;2006年

9 程守勤 蒋廷玉;近半数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N];新华日报;2006年

10 林玉玲;我国9000万人骨质疏松[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圣涌;“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2 邵敏;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骨吸收与骨形成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马元;通补并用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朱海;健骨二仙丸防治骨质疏松症机理及蛋白质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刘素荣;强肾胶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庞向华;骨质疏松患者成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蛋白表达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曹学伟;骨质疏松症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及早期干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程英雄;补肾健脾活血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化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吴健雄;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郭帮富;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细胞基因表达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兴明;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王金台;仙灵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闫妙娥;“补肾益气 活血通络”法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武峻艳;针灸及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对照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5 陈超;壮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路平;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陈韶坤;骨宝胶囊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黄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周兴茂;骨宝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伍晋祁;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1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951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