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设计的腧穴“胃病方”最佳刺激量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正交设计的腧穴“胃病方”最佳刺激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中医学院》 2013年
基于正交设计的腧穴“胃病方”最佳刺激量优化研究
田康康
【摘要】:目的:拟于在胃黏膜损伤模型基础上,通过对电针腧穴“胃病方”的刺激量诸因素包括针刺时间间隔、留针时间、电针频率关系的研究,完善针灸治疗胃病的针灸处方。以此为切入点,使之上升成为理论,,并将其推广至其它特定疾病领域,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针灸临床治疗上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从而为进一步完善科学而系统的“针方学”。 方法:采用吲哚美辛片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在选用腧穴“胃病方”的基础上,电针刺激大鼠其中针刺时间间隔选取一日两次、一日一次,隔日一次,留针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电针频率定为2Hz,30Hz、100Hz,通过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学观察、胃黏膜超微结构观察等方面来筛选出疗效最佳的针刺时间间隔、留针时间、电针频率,且通过筛选出的最佳刺激量组合采用上述模型及干预方法,研究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机制。 结果:实验一中第1-9组的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学观察、胃黏膜超微结构观察较模型组改善(P0.05),第1-9组之间两两比较,其中第9组较第1-8组改善(P0.05),第1-8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中最佳刺激量组与假模型组相比较,最佳刺激量组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液中的NO含量升高,而胃黏膜中ET含量下降,与假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佳刺激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最佳刺激量组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液中的NO含量明显升高,而胃黏膜中ET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采用吲哚美辛片可以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通过筛选得出留针30min,电针频率100mz,一日一次为最佳刺激量;通过筛选出的最佳刺激量给与电针干预,可以使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浆中NO升高,胃黏膜中ET降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忠敏;一氧化氮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年01期
2 朱江,王美卿,张露芬,孙璇,梁军;电针晚孕大鼠合谷、三阴交穴对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王盛春;尹红博;;针刺太冲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颅内动脉的影响及其与时效关系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韩友栋,张晓莲,王秀英;试论针刺有效刺激量[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王樟连;高镇五;虞孝贞;;不同针刺手法及留针时间对心气虚搏血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83年04期
6 黄虹;久留针强针感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9年06期
7 魏晓日;多穴不留针对发热患者即时退热效果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9年06期
8 许佳年;关于提高针灸疗效的若干因素[J];上海针灸杂志;2001年04期
9 汪艳,张兆蓬;透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2期
10 郝慧琴;王蕴红;姚鸿恩;;不同留针时间电针对血清自由基及骨骼JNK蛋白表达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庆丰;中医药戒毒的研究概况及展望[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5期
2 肖炜;陈燕云;王春雷;黄泳;;薄氏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3 刘新萌;王琦;;刺血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4 王保国;曹奕;;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流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5 柳文;;灸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4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6 柳文;;灸药治疗妊娠期风寒感冒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4期
7 宋小鸽;中医药戒毒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付文如,陈卫华;耳针戒烟临床应用及机制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王延武;陈华德;;不同频率电针效应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垚;宋小鸽;;针灸脱毒的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义;罗昌禄;田强;聂志慧;何洪艳;;辨证针刺与药物治疗口僻的临床对比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义;罗昌禄;田强;聂志慧;何洪艳;;辨证针刺与药物治疗口僻的临床对比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陈晓军;方针;陈利芳;陈勤;;督脉、膀胱经头部三线排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王卫;刘利霞;郭义;;阿是穴研究进展[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陈思思;王朝阳;刘炜;路树超;刘清国;;捻转补泻手法历史源流与发展现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刘路遥;马惠芳;;经筋“实质”研究回顾[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杨晶;;针刺留针时间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肖慧玲;王升旭;黄泳;陈俊琦;林伟容;;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概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苏程果;周友龙;;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概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姜永霞;程博;蒋松鹤;楼新法;;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夏毅;埋线腧穴“肠病方”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傅俊钦;基于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阿是穴针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金秀年;卫气昼夜运行速度季节性变化对留针时间影响的理论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杞锦政;热敏灸治疗哮喘的对照研究及艾灸量感关系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升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综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张瓈云;雷射针灸对腕管综合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邹卓成;电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胃动力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杨洁;基于PET-CT技术的循经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即时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朱亮;代谢综合征高血压体质类型与TDS辅助诊断的相关性研究(附483例高血压体质的TDS检测分析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于洪丽;磁刺激穴位脑电特征信号提取及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艳;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何可;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中风病后瘫痪(软瘫期、痉挛期)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红伟;电针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杨清;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针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董升平;鸠尾、上脘穴针刺安全性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包瑞;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庞爱民;新疆社区卫生与新农合制度运行现状分析与政策衔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8 公春荣;针刺单穴与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即刻镇痛作用时效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卢秀艳;腧穴热敏化艾灸改善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症状的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邢丹;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方案优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瀚;头针、体针加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65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刘旭光;张天生;唐勇;赵纪岚;周奇志;崔莉;黄英华;;木同时程电针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区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钟广伟,李炜,李臻琰,王素娥,唐红梅,邓干初,龙春香,刘远珍;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9期
4 蔡东霞,黄月红,卢贤立,郑兰,王南征;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粘膜NOS、胃液NO的变化及意义[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窦思东,刘凯,方小玲,王永中;针刺疗程长短与刺激量对针灸效应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易光强;论针刺得气及其影响因素[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吴林;饶惠玲;;分娩动因的研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3年03期
8 王俊,聂孟蓉,田英;针刺对出血性脑卒中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姜英;;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出血3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6年05期
10 洪俪凤;针刺治疗的留针与间隔时间[J];黑龙江中医药;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进启;郭巧红;樊春梅;封行谦;;对手法按摩刺激量的探讨[J];双足与保健;2006年03期
2 蔡崇山;王桂荣;张登宽;;浅谈刺激量[J];针灸学报;1989年04期
3 韩友栋,张晓莲,王秀英;试论针刺有效刺激量[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杨兆民;;针刺手法与刺激量关系的初探[J];针灸学报;1989年04期
5 封进启,樊春梅,封行谦,杨连明;不同按摩刺激量对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J];双足与保健;1998年03期
6 李凌鑫;孟智宏;石学敏;;针刺刺激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2年05期
7 张建洛;张存丽;贾成文;;关于针刺刺激量的浅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黄东勉;;浅谈影响针刺刺激量的因素[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12期
9 郭佳土;陈俊鸿;;怎样掌握针灸的刺激量[J];上海针灸杂志;1982年04期
10 沙岩;;谈因人因病掌控针灸刺激量[J];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康康;基于正交设计的腧穴“胃病方”最佳刺激量优化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3年
相关机构
>山西中医学院
相关作者
>田康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基于正交设计的腧穴“胃病方”最佳刺激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0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