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6-12-07 13:01

  本文关键词:针刺结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年

针刺结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张奇  

【摘要】:目的:选取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选用针刺结合头颈部推拿手法的治疗方法,系统观察和总结该治疗方法对于本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 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将60例临床上诊断为阴虚火旺型失眠症患者分为针推结合组与单纯针刺组各30例。单纯针刺组只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针推结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颈部镇静安神推拿手法治疗25~30分钟,疗程同单纯针刺组,于4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失眠症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失眠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的评定和比较,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对疗效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单纯针刺和针推结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机理。 结果:①针推结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93.33%,而单纯针刺组则为50.00%和83.33%。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针推结合组与单纯针刺组组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组间总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推结合组对患者的入睡时间与睡眠障碍的改善程度较单纯针刺组要更为明显。③针推结合组和单纯针刺组在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中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积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比较两组积分降低的程度,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另外针推结合组在中医证候量化各成分中对患者的头晕和耳鸣改善程度相对单纯针刺组要更显著(P<0.01)。 结论:针推结合组与单纯针刺组均有效,能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加快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以及减少PSQI评分。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案临床治愈率大致相同,针推结合组在改善睡眠障碍、减少入睡时间和降低PSQI评分方面相对于单纯针刺组疗效更佳;对患者的头晕和耳鸣症状的改善相对单纯针刺组要更显著,在增加睡眠时间和其他睡眠成分情况改善上与单纯针刺组相差不大。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简单易行的特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6;R256.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建军;;失眠症的针灸治疗进展[J];河北中医;2010年06期

2 阎琪;刘兰英;;针灸治疗失眠症选穴思路[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22期

3 于占鳌;;654-2治疗肺结核失眠症20例疗效初步观察[J];黑龙江医学;1980年02期

4 ;用抑肝散加陈皮半夏浸膏散治疗小儿失眠症[J];医学文选;1987年01期

5 明顺华;徐平;张锦秀;徐福田;吴震西;;自制宁心安神膏贴治失眠症[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年01期

6 刘艳骄;《张聿青医案》中失眠症的诊治特色[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2期

7 吴九伟;现代中医论治失眠症的临床思路述评[J];中医文献杂志;2002年03期

8 余海鹰;失眠症患者的心理行为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1期

9 赵新喜,李煜,赵兰青,谭春英;失眠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10 张学锋,赵自刚,牛春雨,张静;负压对失眠症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J];中国微循环;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晶;;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量表对失眠症治疗药物应用的评价[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许良;徐建;王惠茹;王翘楚;;1954例失眠症记忆力减退临床分析[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心东;王杏;张风梅;;从络病论治失眠症的临床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4 王心东;王杏;张风梅;;从络病论治失眠症的临床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二次神志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承颖亮;;《临症指南》失眠症治探微[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孙阳;杨志杰;古雅兰;沈扬;樊东升;吕旌乔;;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与多导睡眠图参数对比分析[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崔应麟;郑伟锋;;失眠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陈文霞;;失眠症的防治体会[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9 黄莉莉;唐向东;;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BMI[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施明;;中药香袋敷贴神阙穴位治疗126例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国根;[N];健康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胡扬;[N];宁波日报;2010年

3 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 施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 爱美;[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建泽;[N];医药经济报;2008年

6 第四军医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 贺晓生;[N];保健时报;2010年

7 于丽珊;[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长青 通讯员 刘洋;[N];中国信息报;2010年

9 王晓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壹民;[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世峯;针刺加药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李君;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叶丹;香港地区失眠症中医证候学及太极拳干预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4 黄春华;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阳虚型失眠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初步构建与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杜鹃;针刺调神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赵云安;滋养肝肾法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巨奇;失眠症伤寒六经辨治规律探讨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曹纤;针刺结合康复在中风恢复期的临床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张哲荣;针灸对HIBD模型幼鼠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缑燕华;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奇;针刺结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张海兵;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朋;失眠症惊悸不安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及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唐丽媛;云南省某高校学生失眠症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5 杨晓楠;失眠症郁闷不舒状态临床用药规律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宋晓宾;失眠症郁闷不舒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及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陈玉如;新加坡华族失眠症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刘文瑜;失眠症精神萎靡状态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王洪忠;失眠症惊悸不安状态理论与临床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张铭明;失眠症精神萎靡状态概念的确立及病机探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针刺结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07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5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