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R与以伊立替康为基础化疗的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6-12-11 10:08

  本文关键词:恶性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4年

MMR与以伊立替康为基础化疗的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马俊丽  

【摘要】:目的: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基因与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是结肠癌化疗的潜在预测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癌MMR状态与伊立替康(CPT-11)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明确MMR对一线接受CPT-11为化疗基础的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预测及预后作用。 方法:入组184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他们均接受以CPT-11为化疗基础的一线治疗。随访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免疫组化法确定MMR状态,分析它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和评估对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 培养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480,通过hMLH1基因过表达和沉默构建两组MMR基因正常表达(pMMR)和MMR基因表达缺失(dMMR)相对照的细胞。检测各组细胞内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CPT-11对各组细胞的抑制率,采用ANOVA和SNK检验法评估IC50的变化。并在不同浓度CPT-11作用后继续培养24小时,使用定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检测细胞内TS表达水平变化。所有检验方法均为双侧分布,并且认为当p0.05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MMR蛋白表达缺失率约为·18.5%,在近端结肠(P=0.005)或低分化组织(P=0.018)中常见。 pMMR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66.2%,dMMR为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dMMR患者的平均PFS为8.6个月(95%CI7.1-10.0个月),pMMR为6.6个月(95%CI6.0-7.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dMMR和pMMR的平均OS分别为17.5个月(95%CI16.7-18.3个月)和18.7个月(95%CI17.0-20.4个月),但无统计学差异(p=0.246)。 dMMR结肠癌细胞(SW480-shRNA-hMLH1、HCT-116hMLH1Vector)对CPT-11更敏感。CPT-11作用后,细胞内TS的表达水平均较未经CPT-11处理组有所下降,并且在dMMR细胞中下降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MR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缺失,dMMR好发于近端结肠,低分化组织中,与TS表达水平无相关性。dMMR是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一线接受CPT-11为基础化疗的良好的疗效预测因子。dMMR结肠癌细胞系对CPT-11更敏感。CPT-11下调结肠癌细胞内TS表达水平,并且在dMMR结肠癌细胞中下调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5.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琼;杨林;王金万;;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2年06期

2 徐伶玲;安广宇;;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4年02期

3 陈杨;耿培亮;;非小细胞肺癌新型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年02期

4 葛晓晓;姜丽岩;;肺癌与TTF-1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06期

5 李培;康晓征;陈克能;;ERCC1、RRM1和T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06期

6 刘明;周承志;郑丽霞;欧阳铭;;自噬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中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6期

7 房念珍;谷俊东;魏慧君;尤嘉琮;周清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08期

8 郑万里;陈尔飞;杨进;;散发性结直肠癌遗传标识物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年04期

9 张丹;黄艳;王红阳;;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10期

10 Mohindra Nisha;Benson Al B;;The path toward prognostication and prediction in stage Ⅱ colon cancer[J];Engineering;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勇;张炜飞;张成斌;林金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前列腺癌细胞肌氨酸代谢[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8分会:质谱分析[C];2014年

2 支修益;;亚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3 张蕾;王崇薇;史天陆;张圣雨;孙言才;姜玲;;2004-2013年我院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邓勇;张炜飞;张成斌;林金明;;姜黄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肌氨酸代谢和AR/TMPRSS2-ERG信号通路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亮亮;NDRG2在结肠癌演变中对TGF-β通路功能的影响及转录调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封斌;结直肠癌相关抗原MC5-Ag的临床意义及抗原初步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黄晓辉;MSI-H/S结直肠癌差异表达分子的筛选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4 李柏钧;趋化因子受体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张玉人;扶正祛毒方及其单体成分贝母素经干预乳腺癌干细胞所诱导上皮—间质转化防治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王伟琦;十七β羟脱氢酶抑制剂的乳腺癌细胞内转运及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薛景;转录后调控SOD1增加肿瘤细胞放射效应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刘现芳;CDH1调控EGFR和DIRAS3表达及功能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张顺利;临床常用蛋白类检验项目检测方法可比性与参考物质互通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董静思;第一部分 孤立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第二部分 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监测血清分子标志物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军;体检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及结肠癌和直肠癌癌变差异基因检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秦琼;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多因素分析及DNA错配修复(MMR)蛋白状态对预后和疗效预测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刘祖翠;“他莫昔芬/let-7g/靶蛋白”通路调控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燕;不同部位的Ⅲ期结肠癌ERCC1、DPYD表达及预后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5 赵朝芬;恩度与肿瘤微血管正常化时间窗观察联合顺铂治疗肺癌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4年

6 肖立红;8-溴-7-甲氧基白杨素对MHCC97-H细胞系肝癌干细胞特性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毕晓辉;c-Met抑制剂PHA665752联合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8 王彩;319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9 马齐襄;恶性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的中西医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杨波波;不同肿瘤基因表达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和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江平,校宏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01年01期

2 吴毅平,Shoshana Yakar,Derek LeRoith;循环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调节结肠癌的生长和转移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3 张晓辉,胡成乙;β-联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吕盈盈;钱家鸣;顾建刚;蒋卫君;;结肠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年01期

5 左晓明;姚晓虹;祝明洁;虞文伟;;胃结肠癌不同形态区域的免疫组化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6 冉宇靓;胡海;赵泽国;孙立新;杨治华;;结肠癌肿瘤自身抗体谱筛选及其应用[J];肿瘤防治研究;2008年05期

7 王晓玲;何剑琴;李俊达;;存活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4期

8 郭恩浦;王瑜;叶航;王晓山;;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过表达和结肠癌血管发生的关系[J];河北医药;2008年07期

9 张毅钦;贺华勇;;基质金属蛋白酶和α-连接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院;2009年06期

10 张欣;郑鹏生;;细胞角蛋白7和1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蒯筱漪;于鹏丽;施瑞华;张红杰;;糖酵解途径中四种关键酶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志刚;严志;章必成;饶智国;余丽芳;刘健;高建飞;;基于芯片数据的随机森林算法鉴定结肠癌生物标记物(英文)[A];第四届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昊;白玲;张昶;赵文海;陈乃玲;;促凋亡蛋白FasL在结肠癌组织表达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4 梁倩;宿志弘;李继承;;人结肠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田笑;;结肠癌相关抗原的纯化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史冠男;彭琼;;低氧诱导对结肠癌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的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陈乃玲;陈昊;白玲;张昶;赵文海;;细胞色素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卢瑗瑗;王新;刘震雄;陈峥;靳斌;翟惠虹;张发明;郭学刚;樊代明;;结肠癌特异性新抗原MC3-Ag的分离与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9 王重凯;袁国红;付卫;;DAC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李云慧;刘光军;;ZCW在人结肠癌组织的表达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蒋明;[N];健康报;2012年

2 吴一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记者 毛磊;[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磊;瘦素和结肠癌关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王志永;结肠癌多阶段发生过程中癌基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3 周进明;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结肠癌化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4 郑威扬;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发病机制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5 高华;AGR2对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6 孙素霞;钙池调控钙内流参与丁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过程[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吴雨岗;协同信号分子CD40-CD40L在结肠癌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陈勇;MYH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D];中南大学;2011年

9 刘军;S100A4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北京大学;2007年

10 谢海涛;miR-145抑制结肠癌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蒯筱漪;解偶联蛋白2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津杉;结肠癌中埃滋蛋白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杨光磊;模拟缺氧条件下结肠癌细胞耐药及抗凋亡分子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4 张险峰;粘着斑激酶及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武汉大学;2005年

5 叶帅;全长脂联素对高糖环境下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王羊;5-氟胞嘧啶热化疗对鼠结肠癌肝转移治疗机理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于宏;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结肠癌细胞中分子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郭书伟;生长抑素受体亚型在结肠癌中的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9 崔浩;URG-4基因在结肠癌中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赵金来;Twist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恶性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09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