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侯大鼠模型的效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2 19:37

  本文关键词: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侯大鼠模型的效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年

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侯大鼠模型的效用及机制研究

李静  

【摘要】:目的:采用夹尾激怒法,结合醋酸烧灼法建立肝郁型胃溃疡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及胃窦黏膜组织中脑肠肽P物质(SP)、生长抑素(SS)表达水平,以及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含量、5羟色胺转运体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探讨电针对脑肠轴的作用机制及调节的相关性,以及电针对肝郁型胃溃疡的效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选取6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体重为140g-200g,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模型组15只、西药组15只、电针组15只;采用P. Willner传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造模改良,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进行模型制备,造模21天,刺激包括:断水24h;断食24h;夹尾5min;摇晃:1次/s,5min;昼夜颠倒;电击足底,电压50mV,每5S刺激1次,间歇5S,共刺激10次;束缚2小时(使大鼠头部在行为限制筒的开口端,不影响其呼吸为宜)。每天随机选择1种刺激,每种刺激平均使用3次,两天之中同一刺激不在相同个体上重复执行,共21d。抑郁症造模第10天,用醋酸法进行胃溃疡造模,胃溃疡造模成功后继续进行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刺激满21天为止。治疗手段分别为,电针组选取肝俞穴、梁丘穴电针治疗,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水溶液灌胃治疗(3mg/100g/d),以上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3ml/d,空白组进行相应的假刺激。分别于造模前,治疗后称取各组大鼠体重,运用旷场实验评定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和开颅后在冰上游离大脑海马组织、下丘脑组织,,-70°C环境保存,取胃窦黏膜组织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浓度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下丘脑组织及胃窦黏膜组织中SS,SP相关结果,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的5羟色胺转运体的相关结果。 结果: 1.研究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下丘脑及胃黏膜组织中P物质(SP)表达显著升高(P0.01)。经治疗后电针组、西药组SP表达有所改善,以上两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下丘脑及胃黏膜组织中生长抑素(SS)表达显著降低(P0.01)。经治疗后电针组、西药组SS表达有所改善,以上两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研究显示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检测值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组。经治疗后电针组、西药组5-HT水平有所改善,以上两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研究显示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在模型组明显增高,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西药组均改善了肝郁型胃溃疡大鼠海马组织5-HT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较高的状态。 结论: 1.电针“肝俞穴”、“梁丘穴”对肝郁证候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治疗作用。 2.电针对大鼠海马组织中5-HT含量及5-HTT的表达有负调节作用,对脑肠轴及HPA轴有自上向下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大鼠肝郁状态,对肝郁型胃溃疡有治疗作用。 3.电针通过脑-肠轴可以双向调节胃、下丘脑组织中SP、SS水平,胃及下丘脑中同种脑肠肽含量呈正比分布,对肝郁型胃溃疡的治疗有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5.9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连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饮食误区[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6年04期

2 宋春杰,齐建国,章为;束缚应激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年02期

3 俞竹青,毛水泉;针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32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5年02期

4 黄建平;;从心肝论治消化性溃疡[J];河北中医;2008年07期

5 孟立强,秦媛媛;消化性溃疡的针灸治疗[J];河南中医;2000年03期

6 范群铭;李兆申;徐正梅;黄文;程传苗;;军演应激状态对官兵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7 许涛;李兆申;彭国林;范群铭;黄文;;军事应激对新兵消化道疾病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8 陈良为,饶志仁,施际武;大鼠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J];解剖学报;1996年04期

9 方向明,许能贵,余润明;艾灸对胃溃疡患者血浆cAMP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1998年03期

10 王鹤潼;李勇;李毅平;;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从“心”论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翔;张慧;何玲萍;赵祥运;方圆;;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学;2010年04期

2 陈松芳;吴志鹏;邵胜敏;代允义;;氟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血浆中P物质和神经肽Y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8年07期

3 沈德凯,潘朝宠,金文秀;惊恐对大鼠胃影响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4 刘玉群;针刺对胃泌素及胃动素影响的研究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郭建,陈泳宏,刘平,盛春宁,骆云,张留宝;捕食应激过程中大鼠脑边缘系统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变化[J];动物学报;2004年05期

6 包祖晓;田青;陈宝君;钟宇峰;李黎;;抑郁症与中医阳气亏虚证关系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王群,刘洁,李明庄,胡湘明,王红艳,刘光国,刘智,张大国;兔不完全截瘫各组织中强啡肽A动态变化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3年04期

8 王国洪;抑制素测定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年04期

9 钟鸿,武哲丽;内关公孙配伍的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概况[J];北京中医;2004年06期

10 秦丽娜;裴清华;唐启盛;;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体重、摄食量和NT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奎诰;;消化性溃疡的疗养康复及药物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华;梁凤霞;;腧穴配伍研究思路探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赵佳涛;杜瀛琨;毛晓健;赵杰;江菊;;傣药牙千哈(心不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现状及前景[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二)[C];2008年

4 管国强;;耐信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观察[A];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2007年内科、儿科学术交流会暨宜昌市医学会血液疾病诊治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修启;;木聚糖酶作用的分子营养及内分泌机理初探[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6 刘晓娜;王富春;;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病相关性研究概况[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谭峰;顾卫;吴海科;郅敏;万赛英;王金良;黄涛;黄彪;孙景波;;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复流NPY与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意义[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刘晓霓;高艳青;朱雪琦;牛欣;;中医中药对脑肠肽分泌的影响[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沈慧;张捷;杨婧;朱向刚;杨倪;;针刺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A];中医神志病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临床诊疗标准化及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专家讲课和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花;中医“肝脾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常耀光;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酶解产物的制备、结构与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峰;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树明;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振宇;P物质在夹脊电针调控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中的作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徐先伟;定喘穴埋针对哮喘大鼠STAT6 EOTAXIN C-FOS蛋白mRNA表达及相关因子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皓;针刺镇痛机制中内源性SS与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岳维;急性心肌缺血早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时素华;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及神经再生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刘密;艾灸促进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修复作用及其ERK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明;下丘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秦华佗;肝胃百合汤治疗DU肝胃郁热证患者及对NO和ET影响的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彭迎荣;观音合剂对幼龄厌食大鼠Leptin与CCK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彭宏;艾灸中脘、足三里穴对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及细胞凋亡、Smac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胡淑娟;舒胃汤对FD大鼠ICC、SP及MTL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熊焰;超微脂康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璐;调神益智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强强;加味人参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姜海英;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郝媛媛;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肠组织CGRP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履平;试述中医脑病范畴及其理论基础与实践[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年02期

2 刘涌,许冠荪;电针足三里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刘庆华,史丽萍;试论“神明”的体用观[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4 周福生,程宏辉,祝淑贞;心胃相关理论及临床应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董明国,魏喜保;抗溃疡方药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1993年02期

6 王多宁,莫简,孙淑芬,骆文博,郭正仁,巨宏博,范家骏,张建保;SOD模拟物PTC对O_2~(·-)介导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7 李启祥,朱良如,侯晓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胃粘膜CGRP、SP免疫阳性纤维与胃机械感觉过敏的关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年04期

8 杨春波,柯晓,李秀娟,傅肖岩,祁建生,杨永昇;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谭慧珍;谢军;李瑜元;聂玉强;林曼鹏;曾晖;周鹏志;;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关系[J];广东医学;2006年01期

10 胡伏莲,白歌,柯美云,罗金燕,张秀兰,甄淑英;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蓉;曹瑾;吴喜利;王志勇;王敏;高艳琼;;应用甲状腺素片及饥饱失常法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2 Lewis J H;刘文英;;胃溃疡的治疗[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4年02期

3 贾博琦;;胆汁反流和胃溃疡病[J];中国医刊;1985年10期

4 金光亮,南睿,郭霞珍;慢性应激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建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张宝庭;;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7年11期

6 一禾;;温馨先安“胃”[J];山西青年(新晋商);2007年10期

7 王克勤;王孝莹;;王德光老中医治疗胃溃疡病的经验[J];黑龙江中医药;1982年03期

8 胡福乐,李增烈;胃溃疡病的计算机贮存和分析(摘要)——微机在消化内镜室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1988年02期

9 董风烈;赵绍普;田爱松;;357例溃疡病的临床及纤维胃镜检查分析(摘要)[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8年03期

10 ;胃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志平;孙学刚;;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肝郁证大鼠模型的蛋白质组学分析[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白光;王垂杰;周学文;;黄连与黄芪在胃溃疡病治疗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3 董宇;彭成;;肝郁证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吕志平;谭秦湘;钟小兰;孙学刚;;肝郁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5 杨鉴冰;孟巧绒;陈梅;刘东平;朱丽红;;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刘超;闵苏;孙善全;;在内毒素脑损伤大鼠模型中内毒素剂量和作用时间对脑红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靳桂春;苏娟萍;;虎藻脂肝消胶囊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常越;张建中;;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3区神经元中胞浆磷脂酶A2表达的上调[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靳桂春;苏娟萍;;虎藻脂肝消胶囊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赵小贞;林清;林凌;王玮;;拟痴呆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和Bax蛋白的变化[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2 吕志平 张绪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张梅;[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4 北京天坛医院 朱丽丽;[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潘文宇;[N];大众卫生报;2000年

6 吴桂亮;[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7 刘华;[N];医药导报;2004年

8 王秋冬;[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潘文宇;[N];检察日报;2000年

10 ;[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树灵;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及维胃方治疗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徐舒;肝郁证大鼠模型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夏欧东;肝郁证模型大鼠蓝斑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建枫;锌对大鼠肝脏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周春雷;五肽化合物PLNPK对大鼠抗GBM肾炎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云宇;缺血后处理抗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7 刘明;梓醇对脑缺血损伤大鼠恢复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沙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国;白介素-6中和抗体及索拉菲尼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莫雪安;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侯大鼠模型的效用及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王望华;肝郁致精瘀实验动物模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慧;肝郁血瘀型宫环出血病病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杨;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中枢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5 陈青红;肝郁证的宏观诊断标准与客观指标检测的初步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王胜兰;慢性应激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复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南睿;慢性应激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刘舰杭;创伤性休克对大鼠血脂、TNF-α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于明明;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汪涛;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大鼠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侯大鼠模型的效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11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