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th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1979 / 2011-03, Tsinghua Tongfang Chinese periodical full-text database (CNKI) (1980 / 2011-03, Chongqing Weipu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VIP) (1989 / 2011-03, Wanfang database (Wanfang) (1998 / 2011-03) PubMed (1980 / 03) and Cochrane library were search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method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RevMan5.0 software provided by Cochrane collaboration Network 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we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Results: a total of 16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conducted. A total of 1405 patients.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1) the cure rate: 11 trials showed that 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RX 4.54% 95 CI: 2.91-7.06% P0.00001); (2). Six trial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ecovery time of the combined TCM and WM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3)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6 trial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TCM and WM treatment group had the combin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lon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MD-5.59% CI: -9.20% -1.98% P0. 002). Conclusion: this systematic evalu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shorten the average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However, due to the low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it is not possible to draw a reliable conclusion, which needs to be confirmed by further high 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血管外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CZKZ2009-80~~
【分类号】:R65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脐敷疗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S1期
2 吴厚琴;王久明;;自拟宽肠理气汤防治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6年01期
3 黎家明,何一荣;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5年10期
4 贾小强,张丽娟,杜永宏;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四川中医;2005年07期
5 刘桂芝,刘全德;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年10期
6 张宇;何清源;蒋敦厚;叶永青;;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析[J];陕西中医;2007年01期
7 熊进文;刘忠民;黄海球;章桂喜;高峰;;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5期
8 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08期
9 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10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彦亚;;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4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2 余川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3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0期
3 宁圣玉,夏义荣;49例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熊茂明;钱福永;李贺;陆震;孟翔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征与治疗策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谢钊;魏忠;戴寅;;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症诊断及治疗[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万荣祖;何明坤;;腹茧症再手术1例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冯善斌;蒋忠明;胡旭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报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赵俊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利军,郭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J];安徽医学;2002年06期
10 陈玲;;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J];安徽医药;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任柏勇;陈义勇;罗国峰;;小切口胆囊摘除术后肠梗阻临床分析[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2 顾超;;几丁糖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肠粘连效果对比[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顾超;;几丁糖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肠粘连效果对比[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杨聪敏;侯红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例诊治分析[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5 赵三鹏;刘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腹部创伤的体会[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余学庆;李建生;;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与思考[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陈凯霓;;1例乳房再造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体会[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兆华;基因芯片数据统合分析方法的若干拓展[D];浙江大学;2010年
2 徐建龙;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及中医药干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系统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3 李赛;慢性肾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4 张群;大鼠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机制及ω-3脂肪乳剂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5 尚晓滨;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二)[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6 赵莎;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肿瘤组织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LMP1的检测及其致瘤机制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7 温桂荣;桃核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8 邱晓光;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循证医学分析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9 张定康;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循证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荣宝海;清肠合剂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洪琛;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疗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杨海俊;中药复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小玉;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杨小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师彦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刘颖;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杨晨;利伐沙班比较伊诺肝素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10 罗湘夫;内镜套扎方法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杰;;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2年05期
2 尹路,黎介寿,李宁,李令堂,韩建明;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J];金陵医院学报;1997年02期
3 张宗利,靳祖涛,李占元;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与诊断治疗原则[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1年03期
4 朱京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48例[J];新中医;2000年11期
5 黎介寿;改善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的质量[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08期
6 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08期
7 翟保平,任金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1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08期
8 朱维铭,李宁,黎介寿,尹路,任建安,顾军,姜军,王少华,王新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9 徐少明;术后肠梗阻的手术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08期
10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桂锋;周薇;张羽;;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Meta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12期
2 尚云飞;朱立成;朱文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11期
3 陈鸣;刘惊涛;黄国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4 毛登峰;范宏宇;郭建虎;聂兴玉;董怀生;赵海滨;李会勇;;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0例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年05期
5 范明慧;张峰莉;任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6 王海峰;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王明航;李素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5期
7 索朗曲宗;王莉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J];西藏医药杂志;2007年03期
8 王梅;曹云峰;李宁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20例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徐羽龙;丁长锐;;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216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0 柯箫韵;陈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锁锁;;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盘骨质增生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2 李红旗;陈素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启富;;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必要性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8年
4 刘秀萍;尚莉莉;;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5 阎小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体会[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6 刘亮;;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折35例临床观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毛虎;毛玉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盛红;;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体会[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樊梅凤;;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40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C];2004年
10 王华;奚晨义;朱洪奎;;中西医结合治疗炎性外痔150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苓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N];民族医药报;2003年
2 朱春光;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衣晓峰 杨晓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4 记者胥晓琦;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有特色[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5 龙华医院 吴银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男科三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显著[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效果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注意什么[N];人民日报;2004年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士梁;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葛建忠;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3 儕淇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及六味地黄丸对Th1/Th2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朱晓光;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邹富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沈晔华;中西医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顾建钦;老年期痴呆的中西医结合施治及康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伟;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及考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赵群;脾虚型胃癌腹膜转移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建山;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系统评价[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2 于淼;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系统评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罗兰;中西医结合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岳秀永;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郑栓;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刘琼;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系统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王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康林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陈丽新;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李雪;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91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19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