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8-10-25 19:31
【摘要】:目的:研究鹿龙再生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药理机制。方法:将再障患者分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造血抑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障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外周血清的造血抑制活性和凋亡诱导活性明显降低,加服鹿龙再生汤可增强此种作用。结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障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通过降低再障患者血清造血抑制活性从而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是鹿龙再生汤治疗再障的药理机制之一。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Lulong Zhonghua decoction (LRZ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Lulong Regeneratio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treatment group) and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changes of hematopoietic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apoptosis inducing activity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hemopoietic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apoptosis-inducing activity of peripheral blood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ch could be enhanced by taking Lulong Regeneration decoction.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ulong Regeneratio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is better than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alone. It may be one of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Lulong Regeneration decoction to improve bone marrow hematopoiesis by reducing the serum hematopoietic inhibitory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基金】:南通市科委项目(S30050)
【分类号】:R5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坤昒,王时书;脾切除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小结[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2 龚懋明,黄宗干,杨筑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胎儿血红蛋白测定[J];重庆医学;1980年03期

3 林果为,丁训杰,张国桢,卢家祥,严佩华;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报告[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0年02期

4 肖树华,邵葆若,颜克坚,湛崇清,刘瑞君,杨惠中,徐月琴,郭惠芳,吴珍,俞子平;硝唑咪衍生物S72014实验治疗动物血吸虫病的疗效与毒性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0年08期

5 马沛然;怎样分析病历[J];山东医药;1980年03期

6 张茂宏;答读者问[J];山东医药;1980年10期

7 贾守约;骨髓铁粒染色检查对各类贫血诊断意义的分析[J];山东医药;1980年11期

8 潘秀和;胎盘血输血的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1980年11期

9 曹履先;再生障碍性贫血50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1980年01期

10 梁棣燕,梁锦华,何政贤;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6例报告[J];新医学;198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中医药治疗再障有优势[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记者 刘燕玲;中医治疗再障开出新方[N];健康报;2000年

3 ;非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成功[N];科学时报;2000年

4 李立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中国毒理学会常务理事 尹松年;白血病与家庭装修有关吗[N];健康报;2001年

6 程树元;警惕药源性癌症[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王艳;解热镇痛不可滥用药[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晓 路;职业健康保护[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9 易保;重大疾病医疗花费知多少[N];中国保险报;2003年

10 天华;贫血原因多 防治有区别[N];大众卫生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志峰;补肾活血法治疗免疫介导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2 张涛;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T淋巴细胞克隆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傅晋翔;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周永霞;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分布及活髓片抗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许华;重用龟版治疗肾阴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张忠彬;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D];复旦大学;2005年

7 赵明峰;T淋巴细胞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8 付蓉;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王伟良;转铁蛋白受体在红系细胞内表达的调节及其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10 王毓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免疫功能及发病机理中的免疫性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香;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理的探讨以及环孢霉素治疗的临床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

2 田静;补髓生血冲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李海霞;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近况与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李玉云;PNH、AA、MDS血细胞表面锚蛋白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吴秀丽;GATA-1、GATA-2和GATA-3基因在白血病和再障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D];暨南大学;2003年

6 王震;SCL、KDR和Sema3基因在白血病和再障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D];暨南大学;2003年

7 张东山;扶正养营汤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孟晓晖;血浆可溶性c-kit及SCF水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9 李文新;再生障碍性贫血活化T细胞长期生存机制及其潜在凋亡介导功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黄海雯;免疫因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94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294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