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预防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Xintong 1 ~ 3 recipe on coronary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8 to December 2010, the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were divided into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fter stenting, and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ntong 1 ~ 3 prescription, which was made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coronary restenosis and the statistical efficacy were examin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Results: both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coul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ronary restenosis after stenting, bu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 0.05). Conclusion: Xintong 1 ~ 3 prescription can play a good preventive effect on coronary restenosis in patients after stenting.
【作者单位】: 迁安市中医医院;
【分类号】:R5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中西医结合妊娠期疾患专题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年04期
2 ;全国中西医结合妊娠期疾患专题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年05期
3 ;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辽宁省中医 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开通在线投稿系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4期
6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开通在线投稿系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5期
7 侯寿奎;;聊城专区第二人民医院关于中西医}P合和中医带徒工作的介}9[J];山东医药;1962年09期
8 方建国;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也是巩固合作医疗的途径[J];新医学;1975年02期
9 蒋天佑;;近几年来国内慢性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1975年06期
10 ;试谈中西医结合脉象研究的途径——兼与《对中医脉学研究的几点看法》一文商榷[J];新医学;197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环;王喜红;;中西医结合与循证医学[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金玲丽;;中西医结合在IUI技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集[C];2004年
3 卢明;黄燕;黄培新;刘茂才;;中风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俊玲;滕辉;;中西医结合健康风险评估之我见[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凌浩进;宁兰英;凌培期;;中西医结合对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A];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李世华;;中西医结合研究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突破领域[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李忠;李孟常;;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86例小结[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8 黄文胜;梁傍顺;;百合固金丸对浸润型肺结核的辅助治疗作用探讨[A];全国中医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5年
9 裘顺安;江荣根;周铁;;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液化异常60例[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暨泌尿外科男科疾病中西医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前列腺疾病专辑)[C];2006年
10 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光荣使命(摘要)[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锦江;中西医结合是你最佳选择吗[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2 黄启福;中西医结合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思路[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肖国士 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概念总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邓铁涛;论中西医结合发展方向[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林赛君;“中西医结合”,并非中医西化[N];温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葛元靖 通讯员 郭艳萍;中西医结合专家聚昆明交流学术 促学科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记者 慕欣;广东: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张冉燃;中西医结合:半个世纪的争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王秋冬;中西医结合大有可为[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徐亚静;解决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困境[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科威;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策略与诊疗决策软件的设计思想[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2 王振瑞;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3 郭茂田;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刘敬军;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和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王冬燕;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王昭辉;创建新的前列腺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杜侃;中西医结合的信息学途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刘建仁;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作用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戴鹤玲;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10 管仕伟;叶橘泉学术思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端建刚;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2 吴佩佩;盆炎清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马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4 王炜;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理性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彭凌艳;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30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6 孙宏;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进展及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刘利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张彦忠;糖尿病足优化方案治疗后的随访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朱勤贤;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陈欢;拇外翻的治疗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3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48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