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的中西医康复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3-08 05:26

  本文关键词: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的中西医康复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年

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的中西医康复疗效观察

何妍婷  

【摘要】:目的: 采取家庭病床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其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改良Barthel指数、SWLS生活满意感量表改善情况,探讨此康复模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纳入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广州市越秀区诗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家庭病床治疗、符合脑卒中恢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脑血流循环等西医基础药物治疗及西医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每周3次针刺推拿治疗及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期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治疗3月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SWLS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变化。 结果: 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脑卒中性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前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SWLS生活满意度量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后1月、2月、3月,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提高(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WLS生活满意度量表治疗后评分均有提高(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攻击性意义(P0.01)。 结论: 采用家庭病床模式,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有明显效果,与单纯西药及西医康复的对照组相比,中西药结合康复治疗组,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5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巍,高忻洙;针刺治疗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王妍;;脑卒中中医康复治疗进展[J];河北中医;2006年04期

3 潘俊婵;邢秀丽;黄新红;;干预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4 刘萍;家庭病床医疗工作现状及展望[J];青岛医药卫生;2002年06期

5 陆燕飞,邵宝蓉;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价值和改革思考[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6 尚清秀,蔡蔚,桑秀艳;家庭病床的服务方式及需求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7 陈维;;脑卒中康复在社区中的管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8期

8 吴林;陈炜;胡跃强;张其瑞;徐兴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综合能力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8期

9 吴波;;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5期

10 柳卫民,郑丽芳,梅元武;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少志;;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程金贵;;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J];安徽医学;2008年05期

3 赵凯;吴建贤;高晓平;陈惠德;王斌;孙宗雷;刘彤;;综合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安徽医学;2009年03期

4 汤明丽;吕复莉;;中药熏蒸降低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11年05期

5 胡广云;;颞肌外和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式的临床应用体会[J];安徽医学;2012年02期

6 雷迈;;Maitland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按摩与导引;2006年06期

7 王文清;勾丽洁;谢睿智;姜贵云;冯晶晶;方鑫洋;;运动疗法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附1例报告)[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许光;马超;伍少玲;刘军;;联合抗焦虑治疗持续性胸背痛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9 邱琰;邓姝;段小军;;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J];重庆医学;2008年19期

10 杨春;徐凯;路欣;荣玉涛;马红;程丽;;大鼠MCAO模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TTC染色比较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恩达;郭树忠;;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高小溪;;脑卒中偏瘫肢体早期康复的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舒;;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刘迪;;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心理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张恩达;;肌电生物反馈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胡昔权;;痉挛的评定和综合性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绮;肖灵君;燕铁斌;;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莉;;康复医学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0年

9 刘绮;麦明泉;肖灵君;伍少玲;;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徐维;陈麟;孙昱;张冬梅;;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脑梗塞偏瘫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艾丽;蒙古族人群炎症和内皮功能标志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鹏;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付渊博;中医综合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及主要结局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张红参;推拿结合药物治疗膝关节大骨节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杜世伟;不同途径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卒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杨运俊;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评价幕上单侧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的继发性变化[D];郑州大学;2011年

7 唐智柳;我国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D];复旦大学;2011年

8 楚佳梅;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陈卫银;益气活血复方SXD抑制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杨开清;清热化湿消瘀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可;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中风病后瘫痪(软瘫期、痉挛期)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夏慧玲;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岳阳;针罐药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徐亦文;城市空巢老人社区照顾的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陆丽萍;急性脑梗死降颅压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杨达;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脉压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7 任晋婷;北京市区县基层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方案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金苗;悬吊运动疗法用于慢性下腰痛的治疗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杨杏萍;益气活血舒筋法合电刺激对中风患者肢体痉挛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魏志圃;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亮,张琳琪;针刺对中风患者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7年03期

2 赵建国,杨海峰,李谈,王涛;中风病人血清总唾液酸含量测定及针刺对它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97年05期

3 冯淑兰,郭振球,谢国荣;针刺风府、哑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唐启盛,,孙申田;针刺头部腧穴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5 牟淑兰,孙秀兰,宋春莉;针刺头部穴区对脑干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附2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1994年04期

6 粟华魁,张曼君,郭友林;针刺对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1995年04期

7 王立群;头针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9年05期

8 赵颖,王进;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TXB_2和6-K-P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02期

9 陈邦国;针刺治疗脑血栓形成的微循环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02期

10 张小澍,袁玉民,匡培根,吴卫平,张凤英,刘洁晓;急性脑梗塞患者VIP,SS,PP改变及电针对其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刚;;社会支持状态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9年03期

2 刘凤春;柳振玉;;社会支持状态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6年01期

3 黄春丽;雷迈;汪家钰;蓝杏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导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8期

4 何静杰;王晓艳;张小年;;重度半侧空间忽略症的临床分析(附5例临床病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5 马秀玲;;中医护理在家庭病床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1期

6 ;一人“辛苦”,千家方便——开设家庭病床,服务到病人家里[J];辽宁医学杂志;1966年02期

7 孙麟祥;办“家庭病床”送医药上门[J];山东医药;1973年04期

8 ;坚持开门办院方向 巩固和发展家庭病床[J];中华护理杂志;1977年02期

9 ;开展家庭病床是医院的一项重要改革[J];中国医院管理;1984年06期

10 陈翔;巴黎的家庭病床医院[J];中国医院管理;198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陈文华;;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比较[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雯;陈文华;;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比较[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范莎莎;尹昱;贾子善;;老年与非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比较[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向代群;宋锦平;李伟;;脑卒中患者抑郁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王勤;;脑卒中患者院内健康教育及策略[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李江东;冯建斌;;432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综合康复治疗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立学;张杰;;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少石;杨江胜;陈真理;周晓宇;沈树红;朱鑫濮;;社区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孙伟平;阿依古丽·艾山;刘冉;袁云;黄一宁;;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内镜评估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吴泽秀;;神经内科患者家属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知晓状况调查[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越; “医保家庭病床”缓解“看病难”[N];苏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冯铁飞;[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3 通讯员 何宜坦 陈士健;[N];连云港日报;2008年

4 记者 熊琳晖 实习生 陈玫宇;[N];长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高志全 郑俊彦 实习生 黄婉婷;[N];东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丹;[N];健康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红月;[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张沛 通讯员 苗圃;[N];许昌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李海清;[N];健康时报;2003年

10 记者 隗晨雪;[N];北京社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口服避孕药及遗传变异与中国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2 邹赢锌;核黄素激酶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于晖;C反应蛋白、血管生成素2遗传变异及其血浆浓度在脑卒中发病风险及复发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闫静;基于脑电的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认知过程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孙新刚;长沙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监测及早期识别与快速转运技术评估[D];中南大学;2012年

6 钱春荣;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李贞兰;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恢复期脑卒中偏瘫的行为学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宋艳丽;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9 鞠忠;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1年

10 龙泳;汉中市农村脑卒中患者疾病负担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妍婷;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的中西医康复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桂雅星;脑微出血与脑卒中的联系[D];浙江大学;2005年

3 解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张旭;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5 陆蓉蓉;脑卒中患者静态平衡与脑电特征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孔静;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与急性脑卒中早期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性[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谭燕;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柏广涛;脑卒中患者早期生活质量、早期康复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腊平;脑卒中急性期动态血压监测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林晓燕;C-反应蛋白和单纯疱疹毒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的中西医康复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9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49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1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