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窍明穴对视神经萎缩VEP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11 17:09
【摘要】:窍明穴是本课题首次命名的穴位,其位置是以枕骨粗隆上0.5cm为下界,向上、左、右各2cm的区域,对应中枢枕视皮质区。本课题组在以往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中发现,治疗视神经萎缩针刺窍明穴有较好疗效,成为多年来我们治疗该病的主要穴位之一。本人曾随机分组61例病人,观察治疗前后视力与视野的变化,提示针刺该穴位可提高疗效。本研究在前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VEP(视诱发电位)检查做为其针刺前后的观察指标,较系统的进行了临床研究,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评价窍明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针刺窍明穴对VEP、视力、视野的影响,从主观、客观不同角度评价其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为推广该穴位治疗视神经萎缩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共38例(66眼),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34眼),对照组18例(32眼)。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穴位(承泣、攒竹、睛明、球后、丝竹空,风池、太阳、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光明),治疗组在传统针刺穴位的基础上增加“窍明穴”。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视力、视野、VEP。对结果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3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者治疗后,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视野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VEP检查P100潜伏期、振幅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100潜伏期、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刺窍明穴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穴位,可提高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6.7;R245
本文编号:2789337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6.7;R245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研;RP长链RNA表达特征及窍明穴排刺法联合通窍明目Ⅲ号治疗RP的干预作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紫煜;眶内及眶外针刺对兔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辛沛乾;肝胆经原络配穴法治疗肝郁气滞型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刘洋洋;电针联合通窍明目Ⅳ号对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RNFLT、视力及视野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沈捷;眶内及眶外针刺对兔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Bax及Bcl-2表达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9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78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