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研究目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卵泡发育障碍、胰岛素抵抗和雄激素过多为其特征性改变的病因复杂的神经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随着现代生活的变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生育期妇女发病率为5%~10%。生殖期女性超声诊断PCOS的发生率为21%~22%。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已成为排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之后第二位常见的不孕症原因。PCOS的临床辨证分型纷繁复杂,涉及肝、脾、肾等脏腑,临床表现为虚实夹杂的本虚标实证,肾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临床治疗PCOS的方法众多,但还没有任何单一用药可以改善其所有临床症状,而联合疗法是临床研究的方向。有研究显示,中医药在调整生殖功能和内分泌代谢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顺应肾中阴阳消长的生理变化,结合现代医学性腺轴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以中医学认为生殖有赖于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为理论根据,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月经周期分期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任何单一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该病的疗效,是将来治疗PCOS主要方法。为探讨其临床疗效,在导师严英教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研究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月因月经不调、不孕、多毛、肥胖等,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西医两组.中西医结合组以中药人工周期疗法配合达英-35治疗,西医组以单纯达英-35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LH、FSH、T等。并观察月经、体重、BBT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月经异常例数在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较西医组治疗后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BBT单相例数在两组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较西医组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因不孕来诊者8例,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受孕4例,治疗前痤疮5例,多毛4例,经治疗后痤疮者2例,多毛1例;西药组因不孕来诊者4例,治疗后停药3个月受孕1例,治疗前痤疮3例,多毛3例,经治疗后痤疮1例,多毛1例。 2.血清LH、LH/FSH值在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FSH值在两组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值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西医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较西医组治疗后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 3.BMI在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较西医组治疗后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肾虚在PCOS的发病中起先导作用。 2.中药人工周期疗法配合西医是治疗肾虚型PCOS患者的有效治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明显降低患者LH、LH/FSH、T、BMI,使患者月经规则、恢复排卵,且使部分不孕患者受孕。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达英-35 内分泌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11.7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1-25
- 1.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11-18
- 1.1 病因病机的研究11-13
- 1.2 治疗研究13-17
- 1.3 中药疗效机理研究17
- 1.4 小结17-18
- 2. 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18-25
- 2.1 病因学研究18
- 2.2 病理生理学研究18-21
- 2.3 诊断21-22
- 2.4 治疗22-24
- 2.5 小结24-25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5-32
- 1. 研究目的25-26
- 2. 临床资料26
- 3 研究方法26-27
- 4 结果和统计分析27-32
- 第三部分 讨论32-38
- 1. 肾虚与经孕关系的基础理论探讨32-33
- 2. 临床疗效探讨33-38
- 2.1 肾虚是PCOS的主要病机33
- 2.2 方剂学特点及其对内分泌的影响33-35
- 2.3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配合西药是治疗肾虚型PCOS患者的有效治法35-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5
- 附录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多囊女人”还能做妈妈吗?[J];婚育与健康;2011年27期
2 黄道兰;许峰;温雅兰;谢能轩;;针药并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年08期
3 任锡峰;;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4期
4 匡洪影;王秀霞;;王秀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垂体微腺瘤1例[J];中医药学报;2011年04期
5 秦辛玲;;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8期
6 林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声诊断[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7 秦卫红;;探讨4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变化情况研究[J];吉林医学;2011年25期
8 张蕾;刘子德;任玉梅;;自拟中药排卵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96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8期
9 王丽娜;陈莹;;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年07期
10 方兰兰;;杨贵妃:享受专宠中的遗憾[J];婚育与健康;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祁冰;郝松莉;侯丽辉;;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丁洁;杜惠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与治疗近况[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立业;刘娟;孙博;毛璇;胡卫红;颜贤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浆代谢变化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武淑慧;庆璐;崔晓萍;;补肾化痰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体会[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陶_";刘伟;李胜贤;王丽华;郑俊;周佳雯;黄融;张萍;赵爱民;;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特点及风险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翟华玲;吴晖;徐慧;翁盼;夏芳珍;张惠新;陆颖理;;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糖代谢及其卵巢结构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吴晓燕;;浅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金凤丽;;多囊卵巢综合征郁、瘀、痰病理实质探讨[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姣凤;;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研究进展[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10 胡仁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N];解放日报;2003年
2 特约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傅敏端;就多囊卵巢综合征答蓝兰同学问[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怎么回事[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张学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新术[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郝松莉 侯丽辉;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高健;多囊卵巢综合征早诊有了中国标准[N];健康报;2010年
7 上海长海医院中医科 张丹英 主治医师;走近多囊卵巢综合征[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魏平 钟海静;多囊卵巢综合征:生育要求为先[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主任医师 王忠民;小心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N];家庭医生报;2003年
10 妇科主任医师 余艳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萍;五积散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激素和糖脂代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李志中;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佟庆;归术益坤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张宁;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内分泌特征及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2mRNA的表达[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朱敏;针药并用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韩燕清;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及中药疗效的数据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超;褪黑素受体基因1B和1A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哲;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变化及其病理意义[D];中南大学;2012年
9 郑庆梅;基于病例—对照和家系MCF2L2基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法帝;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研究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动态与进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李素芳;肥胖与非肥胖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及脂肪因子的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莉;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浆内酯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柳明;补肾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胡敏;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6 赵娟;滋阴补阳中药序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刺激周期促排效应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f
本文编号:280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8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