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

发布时间:2021-02-23 02:45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因"腹泻15d"于2019年3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日解溏便6~8次,甚则10余次,未见鲜血及黏液,食后则泻,伴上腹部、下腹部疼痛明显,泻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恶心,曾呕吐酸水1次,非喷射状,未见鲜血及咖啡色物,胸闷心悸,乏力。2019年3月5日至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文章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0,28(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


病理检查图片

水肿,幽门,盆腔,腹部


(3月12日)血常规:白细胞14.27×109/L,嗜酸粒细胞7.18×109/L,中性粒细胞38.6%,嗜酸粒细胞50.3%;降钙素原0.061 ng/mL;脂肪酶156.0 U/L;钾3.47 mmol/L。(3月13日)血常规:白细胞15.46×109/L,嗜酸粒细胞6.76×109/L,中性粒细胞39.0%,嗜酸粒细胞% 43.7%;类风湿因子27.4 U/L;总蛋白64.7 g/L,前白蛋白2.69μmol/L;传染病8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粪便常规、隐血和轮状病毒、肿瘤标志物、过敏原20项、ANA谱、艰难梭菌、结核杆菌抗体、肥达氏反应、体液免疫、寄生虫抗体、甲丙丁戊肝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IgM、沙门、志贺菌培养及鉴定、霍乱弧菌培养及鉴定未见明显异常。胸腹部CT增强(图1):左侧侧胸膜隆起性病变,建议随诊复查。右肺上叶少许炎症,右肺上叶小钙化灶。胃幽门增厚,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不除外其他,请结合胃镜活检。回肠增厚、水肿,考虑炎性病变,请结合肠镜检查。腹膜炎,腹盆腔少量积液,腹膜后多发稍大淋巴结。(3月14日)血常规:白细胞17.21×109/L,嗜酸粒细胞8.79×109/L,嗜酸粒细胞52.1%。胃镜:浅表性胃炎(Ⅱ级,参考病理结果);十二指肠炎(参考病理结果),Hp(+)。结肠镜:慢性结肠炎;回肠末端炎(参考病理);横结肠息肉(已摘除,参考病理)。胃镜和肠镜检查见图2A、2B。(3月16日)结核筛查:未见异常。(3月18日)血常规:白细胞27.98×109/L,嗜酸粒细胞22.69×109/L,中性粒细胞4.5%,嗜酸粒细胞81.1%,病理回报胃肠黏膜活检:(胃窦)黏膜中度慢性炎,部分黏膜上皮脱落,局灶间质肉芽组织增生;(降段)黏膜慢性炎,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图3A);(回末)黏膜慢性炎,局灶黏膜上皮脱落、间质肉芽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多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图3B);(横结肠)符合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3月22日)血常规:白细胞14.69×109/L,嗜酸粒细胞3.36×109/L,嗜酸粒细胞22.9%。入院后西医予抑酸护胃、止泻、调节肠道菌群、解痉止痛、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以腹泻为主诉,日解溏便10余次,食后则泻,且伴有腹痛、恶心、纳呆、乏力、眠差,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四诊合参,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证属“脾虚湿困”,治以健脾渗湿止泻,辅以化痰止咳,予五苓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处方:麸炒白术15 g,桂枝6 g,猪苓20 g,茯苓30 g,芡实30 g,泽泻10 g,防风15 g,陈皮10 g,炒白芍15 g,乌梅20 g,炙甘草5 g,三七10 g,白前10 g,紫菀12 g,前胡12 g。每天1剂,煎煮后分装为2包,每包150 mL,分别于早晚餐后各少量多次温服1包。经治疗,患者腹痛、咳嗽咯痰等缓解,仍腹泻,几次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均升高,3月18日结合胃肠黏膜活检所见,确诊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排除结核、感染等相关禁忌,向患者详细交代使用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于3月19日起予醋酸泼尼松片40 mg(早餐后顿服)。3月21日患者诉腹泻次数减少。3月22日复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率明显下降。3月25日患者日解成形大便1次,无腹痛,要求出院,予办理出院,嘱患者激素用药2周后门诊随诊逐渐减量,减至7月13日停药,服药期间及停药后2周多次复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正常、肝肾功能正常,随访至今1个月余患者症状未复发。

胃镜,粒细胞,患者,血常规


入院后西医予抑酸护胃、止泻、调节肠道菌群、解痉止痛、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以腹泻为主诉,日解溏便10余次,食后则泻,且伴有腹痛、恶心、纳呆、乏力、眠差,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四诊合参,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证属“脾虚湿困”,治以健脾渗湿止泻,辅以化痰止咳,予五苓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处方:麸炒白术15 g,桂枝6 g,猪苓20 g,茯苓30 g,芡实30 g,泽泻10 g,防风15 g,陈皮10 g,炒白芍15 g,乌梅20 g,炙甘草5 g,三七10 g,白前10 g,紫菀12 g,前胡12 g。每天1剂,煎煮后分装为2包,每包150 mL,分别于早晚餐后各少量多次温服1包。经治疗,患者腹痛、咳嗽咯痰等缓解,仍腹泻,几次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均升高,3月18日结合胃肠黏膜活检所见,确诊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排除结核、感染等相关禁忌,向患者详细交代使用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于3月19日起予醋酸泼尼松片40 mg(早餐后顿服)。3月21日患者诉腹泻次数减少。3月22日复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率明显下降。3月25日患者日解成形大便1次,无腹痛,要求出院,予办理出院,嘱患者激素用药2周后门诊随诊逐渐减量,减至7月13日停药,服药期间及停药后2周多次复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正常、肝肾功能正常,随访至今1个月余患者症状未复发。图3 病理检查图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敏煎及其单味药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J]. 郑伟灏,覃骊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7)
[2]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98例临床特点与诊治[J]. 许会丽,张连峰,周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36)
[3]皮兴鸥浅谈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J]. 黑晓晶,任登杰,陈冠儒,郑育卿,皮兴鸥,张怡.  光明中医. 2017(21)
[4]桂枝的药理作用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J]. 李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4)
[5]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效果分析[J]. 朱建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5)
[6]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腹泻[J]. 杨宇,张国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09)
[7]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nd prednisone for severe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J]. Yi-Xuan Dai,Chuan-Bing Shi,Bo-Ta Cui,Min Wang,Guo-Zhong Ji,Fa-Mi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4(43)



本文编号:3046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046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