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优势

发布时间:2021-02-26 09:3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现代医学主要采用药物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颤,但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RFCA术后复发等问题仍亟待解决。中医药可改善房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联合西药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优势主要包括转复心律,预防RFCA术后复发,治疗原发病并改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潜力。 

【文章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房颤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 中医治疗房颤的特点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的优势与地位
    3.1 转复心律
    3.2 预防RFCA术后复发
    3.3 治疗原发病、改善临床症状
4 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李朝阳,韩涛,李金海,曹权.  中国循环杂志. 2018(01)
[2]51例房颤射频消融患者证候分析[J]. 李岩,胡继强,林谦,逯金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10)
[3]心房颤动的中医诊治进展[J]. 刘育函,戴国华.  黑龙江中医药. 2016(03)
[4]中药治疗心房颤动疗效的Meta分析[J]. 韦悦悦,王林,刘昭.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1)
[5]张莉莉益气养阴法治疗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验案分析[J]. 廖艳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14(05)
[6]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J]. 张国庆,梁战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02)
[7]伊布利特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0)[J]. 郭继鸿,张海澄.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06)
[8]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合用对房颤患者复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王敏,余逸波,黄世恩,姚强,沈建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05)
[9]黄杨宁对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内源性洋地黄因子浓度影响的初步观察[J]. 袁高辉,金培圣,邵华.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5(01)
[10]参松养心胶囊干粉提取液对兔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部分离子通道的影响[J]. 石亮,杨新春,刘秀兰,宗敏,吴以岭.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30)

硕士论文
[1]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络风宁3号方干预研究[D]. 刘江波.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2]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及其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D]. 黄美施.南方医科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52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052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