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3-16 10:03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e heart disease,CAD)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最终引起心肌功能障碍。冠心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危险因素,对症处理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及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维持良好的心脏灌注。近期研究表明,积极开通心外膜动脉的同时,加强微循环障碍的治疗,对改善CAD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减轻心肌再灌注损 

【文章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2019,35(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发病机制
    1.1 西医认识
    1.2 中医认识
2 心肌微循环障碍实验模型的制作
3 心肌微循环障碍的监测指标
4 治疗方法
    4.1 中医治疗
    4.2 西医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列地尔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疗效分析[J]. 韩善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9)
[2]不同时机给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冠脉血流及并发症的影响[J]. 何伟平.  中国药房. 2015(32)
[3]应用替罗非班和地尔硫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微血管闭塞临床预后的研究[J]. 刘世雷,陈玉东.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5(06)
[4]PCI术中联合使用腺苷与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高型心肌梗死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J]. 张健发,刘婕,黄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2)
[5]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新观点[J]. 张运,陈文强.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02)
[6]安心颗粒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J]. 卢健棋,何贵新,潘朝锌,温志浩,张以昆,方显明,郭太华,潘爱萍,吴海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6)
[7]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毕祥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07)
[8]益气活血中药对心梗大鼠冠脉微循环内皮损伤分子的影响[J]. 黄琨,郭书文,杨丹丹,孙晴,张璐,齐欣,万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6)
[9]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患者PT、APTT、Fg的影响[J]. 曾东良,吴春凤,姜焕好,刘晓燕,叶莉.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2(06)
[10]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心病早期微循环损伤的应用研究[J]. 李馨,贺声,陈宇,张云山,何疆春.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10)

博士论文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影响的研究[D]. 杨宇.南方医科大学 2014
[2]益气活血中药对心梗大鼠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及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D]. 黄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3]《伤寒论》泄热三方对AS模型大鼠炎症机制影响的比较研究[D]. 蒋跃文.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
[4]心室重构和心肌凋亡对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及机制[D]. 陈章炜.复旦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微循环阻力指数评估冠脉微循环障碍及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的相关性研究[D]. 张晓晖.东南大学 2015
[2]冠心病中医脉络—血管系统理论辩证分型与多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D]. 张士聪.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3]红花黄色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cy、血脂、血浆Fg水平的影响[D]. 余希文.福建中医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085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085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e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