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大钟穴对大脑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及PI、RI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针刺大钟穴对大脑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及PI、RI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测针刺健康青年大钟穴在不同时间点大脑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血流速度及PI、RI的变化,探讨针刺大钟穴对I 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针刺的安全性、针刺的时效关系及累积效应等,为临床是否选用该穴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受试者为随机选取的16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男、女各8名。年龄为22-26岁,平均24±2岁,TCD显像证实其ICA血流速度正常,在实验前48h开始至整个实验过程结束禁止吸烟,禁止饮用含酒精、咖啡因类饮品,禁止服用对检查有一定影响的药物。检测前向实验对象充分说明本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和安全性,并得到其同意。实验时间为餐后2-4h之间,针刺前静卧休息15mi n,适应环境、身心放松后。实验环境为室温26.00±1.50℃,湿度65±3%。实验采用HP Companion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观测毫针针剌左侧大钟穴(KI4)在进针前、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个时间点大脑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及PI、RI各参数的变化。受试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充分暴露被检查一侧的颞部,探头于颞窗探及大脑颈内动脉,待信号稳定,在彩色最饱和处取样,以获得收缩期峰流速(Peak velocity of systolic, Vs)、舒张期末峰流速(Peak velocity of diastolic, Vd)、平均峰流速(Velocity of mean,Vm)、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 PI)及阻抗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将所记录的数据录入SPSS17.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进针时双侧颈内动脉Vs、Vd、Vm及PI、RI与针刺前相比较,差异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行针时左侧颈内动脉Vs、Vd、Vm及PI、RI与针刺前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颈内动脉Vs、Vd与针刺前相比较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颈内动脉Vm、PI、RI与针刺前相比较,均有升高趋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出针时、出针后双侧颈内动脉Vs、Vd、Vm及PI、RI与针刺前相比较有升高趋势,经统计学分析,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针刺左侧大钟穴在行针时可使右侧大脑颈内动脉Vs、Vd明显升高,而对Vm、PI、RI无明显影响,提示针刺大钟穴不会引起对侧ICA血管收缩,也不会增加脑血流阻力,但可增加对侧ICA的血流量,具有正性作用,临床中可考虑应用大钟穴作为治疗病变在对侧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辅助用穴。 2针刺左侧大钟穴过程中,左侧大脑颈内动脉Vs、Vd、Vm及PI、RI未见明显变化,提示针刺大钟穴对同侧ICA无正性及负性作用,具有安全性,在临床中不作为治疗同侧脑血管病变的首选用穴,但可配合其他腧穴使用治疗患者的其它兼症。 3针刺左侧大钟穴在行针时对大脑颈内动脉血流速度有一定影响,而其他时间点双侧大脑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及PI、RI无明显影响,提示针刺大钟穴对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没有累积效应及后遗效应,提示针刺时应注重行针手法及刺激量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 大钟穴 颈内动脉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
【目录】:
- ~.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综述10-20
- 1 中医对脑的认识10-13
- 1.1 脑的生成10-11
- 1.2 脑的生理功能11-12
- 1.3 脑与五脏的关系12-13
- 2 中医对血的认识13-14
- 2.1 血的生成13-14
- 2.2 的生理功能14
- 3 中医对脑、血、经络之间关系的认识14-15
- 3.1 脑与血的关系14-15
- 3.2 脑与经络的关系15
- 3.3 血与经络的关系15
- 4 现代医学对脑的认识15-17
- 4.1 脑的解剖及生理功能15-16
- 4.2 脑动脉血流循环的解剖结构16-17
- 4.3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结构17
- 5 关于经颅多普勒超声17-20
- 5.1 经颅多普勒超声原理及应用范围17-18
- 5.2 检测血管18
- 5.3 血流速度参数18-19
- 5.4 脉动参数19-20
- 临床实验研究20-31
- 1 器具与方法20-21
- 2 研究结果21-31
- 讨论31-38
- 1 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31-32
- 2 中医对络穴的认识32-33
- 3 针刺大钟穴对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机理探讨33-36
- 4 不足与展望36-38
- 结论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43-45
- 个人简历45-46
- 附录46-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霞萍;;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5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2期
2 冯毅,裴音;周德安“络穴止痛方”的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2004年04期
3 方莉;赵凌;梁繁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应用于针刺研究的展望[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区淑娟;;络穴在中风后遗症的应用探讨[J];中医学报;2010年03期
5 郭亚娟;刘洪臣;;TCD技术在咀嚼功能对脑血流影响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8年01期
6 杨晓红,高凤国,杨金焰;TCD与CTA联合检测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1期
7 李宏,刘风林;TCD对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2期
8 赵树元;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要点[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9 许玉民;;针刺对缺血性中风血脂变化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2年02期
10 刘光亭;肖永俭;;电针巨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宁;针刺足三里穴对颈内动脉末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尹洪娜;经颅多普勒检测针刺百会透前顶穴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针刺大钟穴对大脑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及PI、RI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1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