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49例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1-04-10 22:5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7例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及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加用祛瘀方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水平、心功能、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pH值、PaO2、SaO2、LVESV、LVEDV、LVEF及SV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16%)与对照组(1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气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28(0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2.2 心功能水平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4 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中心肺的交互作用——不可小视的病理生理知识[J]. 祁璇,张新超,王仲,米玉红.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03)
[2]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王宇朋,王萍,李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2)
[3]正性肌力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J]. 冬兰,尹秋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04)
[4]通络补心化瘀汤联合八段锦和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率恢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 熊恬,杨建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1)
[5]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J]. 梁文仪,陈文静,杨光辉,朱丹,毛鑫,邵岩岩,吴玲芳,张晓雪,张兰珍. 中国中药杂志. 2016(05)
[6]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治现状和展望[J]. 梁峰,沈珠军. 临床内科杂志. 2016 (01)
[7]川芎-当归药对研究进展[J]. 周鸿,黄含含,张静泽,高文远. 中成药. 2015(01)
[8]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J]. 丁涛. 中医学报. 2012(12)
[9]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张蔷,高文远,满淑丽. 中国中药杂志. 2012(21)
[10]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3)
本文编号:3130486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28(0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2.2 心功能水平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4 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中心肺的交互作用——不可小视的病理生理知识[J]. 祁璇,张新超,王仲,米玉红.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03)
[2]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王宇朋,王萍,李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2)
[3]正性肌力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J]. 冬兰,尹秋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04)
[4]通络补心化瘀汤联合八段锦和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率恢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 熊恬,杨建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1)
[5]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J]. 梁文仪,陈文静,杨光辉,朱丹,毛鑫,邵岩岩,吴玲芳,张晓雪,张兰珍. 中国中药杂志. 2016(05)
[6]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治现状和展望[J]. 梁峰,沈珠军. 临床内科杂志. 2016 (01)
[7]川芎-当归药对研究进展[J]. 周鸿,黄含含,张静泽,高文远. 中成药. 2015(01)
[8]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J]. 丁涛. 中医学报. 2012(12)
[9]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张蔷,高文远,满淑丽. 中国中药杂志. 2012(21)
[10]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3)
本文编号:3130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13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