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概述
发布时间:2021-05-12 02:56
干燥综合征(SS)是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特征。以口、眼干燥为常见症状同时又伴有多系统损害症状。SS在风湿免疫病中发病率位居第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在我国患病率为0. 29%~0. 77%,而其中老年人患病率为3%~4%。多见于女性患者,发病率约为90%,发病年龄大多在30~60岁。西医从如何规范化治疗本病以及治疗原则、药物、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例如,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以B细胞清除为主的生物制剂在临床上的使用。现代中医认为SS属"燥痹"范畴。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方验方、针灸等方面介绍SS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常用处方核心药物:党参、茯苓、白术、甘草、丹参、玉竹、熟地黄、淡竹叶、麦冬、玄参、生地黄;常用核心针灸穴位包括:攒竹、合谷、颊车、承浆、廉泉、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金津、玉液、梁丘、血海、睛明、阳白。临床上应该针药结合治疗SS眼干症,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同时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又减少患者长期用药经济负担,值得广泛推广。并且研究重点回顾SS规范化治疗现状和近年来在治疗学上取得的进展,以期能够指导SS的临床实践...
【文章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34(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西医治疗
1.1 局部干燥症治疗
1.2 全身免疫治疗
1.2.1 糖皮质激素
1.2.2免疫抑制剂
1.2.3 生物制剂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方剂治疗
2.2 针灸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J]. 张金焕,张剑勇,谢静静. 上海针灸杂志. 2018(12)
[2]常虹教授中医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经验[J]. 丁超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91)
[3]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选穴规律的文献分析[J]. 宋陈惠,王海瑜,诸葛叶婷,张继胜,刘小平,李方凯,朱跃兰,侯秀娟. 西部中医药. 2018(10)
[4]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进展[J]. 曾苹,和秀丽,马武开,候雷.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6(05)
[5]艾拉莫德联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J]. 姜德训,白云静,赵丽萍,张一凡,陈竹.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8)
[6]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刘溦溦,汪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6)
[7]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刘琳,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4(05)
[8]从“久病入络”论干燥综合征病理演变[J]. 马武开,唐芳,姚血明,王莹,钟琴,刘正奇,安阳,黄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1)
[9]中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进展概述[J]. 沈晓笑,金实. 四川中医. 2012(10)
[10]干燥综合征诊治决策的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赖蓓,何菁,黄彦弘,石婧,赵丽珂,曾平,黄慈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12)
本文编号:3182597
【文章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34(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西医治疗
1.1 局部干燥症治疗
1.2 全身免疫治疗
1.2.1 糖皮质激素
1.2.2免疫抑制剂
1.2.3 生物制剂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方剂治疗
2.2 针灸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J]. 张金焕,张剑勇,谢静静. 上海针灸杂志. 2018(12)
[2]常虹教授中医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经验[J]. 丁超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91)
[3]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选穴规律的文献分析[J]. 宋陈惠,王海瑜,诸葛叶婷,张继胜,刘小平,李方凯,朱跃兰,侯秀娟. 西部中医药. 2018(10)
[4]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进展[J]. 曾苹,和秀丽,马武开,候雷.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6(05)
[5]艾拉莫德联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J]. 姜德训,白云静,赵丽萍,张一凡,陈竹.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8)
[6]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刘溦溦,汪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6)
[7]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刘琳,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4(05)
[8]从“久病入络”论干燥综合征病理演变[J]. 马武开,唐芳,姚血明,王莹,钟琴,刘正奇,安阳,黄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1)
[9]中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进展概述[J]. 沈晓笑,金实. 四川中医. 2012(10)
[10]干燥综合征诊治决策的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赖蓓,何菁,黄彦弘,石婧,赵丽珂,曾平,黄慈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12)
本文编号:318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18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