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10:09
本文关键词:黄芪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干预糖尿病前期的疗效,初步探索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前期的作用机理。 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9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生活干预措施;治疗组在生活干预同时给予穴位注射,取穴①胰俞、中脘、足三里,②三阴交、肾俞、关元;选用黄芪注射液,每日治疗1次,每次一组穴位,两组腧穴交替使用,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LDL-C、HDL-C)、中医临床症状及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客观评价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干预后治疗组OGTT各点血糖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干预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FPG、2hPG经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糖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 干预后治疗组INS各点胰岛素水平较干预前均有变化,其中FINS、2HINS、3HINS与干预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HINS、1HINS与干预前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FINS、0.5HINS、1HINS、2HINS、3HINS较干预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0.5HINS、1HINS经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胰岛素峰值较干预前提前,胰岛细胞功能有所恢复。 干预后治疗组HbA1C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HbA1C较干预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HbA1C经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中医证候积分经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本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干预糖尿病前期是有效的、安全的,为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而有效的针灸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 穴位注射 黄芪注射液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1
【目录】: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2
- 材料及方法12-16
- 临床资料16-17
- 结果17-21
- 讨论21-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29
- 文献综述29-42
- 参考文献38-42
- 附录42-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政,虞芳华,张明,徐佩英;糖衡I号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42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1年03期
2 王辉,梁晓平,于晓明,左毅;六味地黄丸对IGT的干预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12期
3 张阳阳;徐丽梅;马建伟;董静;刘文君;黄薇;温井奎;;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年09期
4 陈筱云;段正胜;;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01期
5 洪珊珊;;ADA: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2011(概要)[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翟煦;糖耐量受损人群电针干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黄芪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2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