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疗效观察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31 18:25
  <正>性早熟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近年来由于家族遗传、外部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根据发病机制与症状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中大多数为特发性性早熟。特发性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出现第二特征。女童是特发性性早熟高发人群,女孩发病率远高于男孩(约10∶1)[2]。目前临床治疗特发性性早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27(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疗效标准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
    3.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卵巢容积、卵泡直径比较 见表2。
    3.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A/△CA比较 见表3。
    3.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LH、FSH水平比较 见表4。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性早熟的诊疗策略[J]. 任慕兰,郑意楠.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7(08)
[2]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J]. 杜敏联.  中华儿科杂志. 2007(06)
[3]积极开展青春发育的临床研究[J]. 史轶蘩.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0(05)



本文编号:3208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208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