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配合温经止痛方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6-07 17:55
目的:观察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采用中药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外治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温经止痛方联合穴位贴敷神阙穴;中药外治对照组:穴位贴敷方贴敷神阙穴;西药对照组:布洛芬胶囊,0.3g/次,2次/d口服。一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治疗前、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视觉模拟积分法(VAS)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治疗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外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治疗组视觉模拟积分法(VAS)量表积分,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外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外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71.43%,差...
【文章来源】:四川中医. 2019,37(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方法
1.4.1 温经止痛方
1.4.2 穴位贴敷
1.4.3 西药治疗
1.5 观察指标
1.5.1 痛经症状积分
1.5.2 疼痛程度积分
1.5.3 中医证候积分
1.5.4 总体疗效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脱落病例
2.2 痛经症状积分
2.3 疼痛程度积分
2.4 中医证候积分
2.5 总体疗效
2.6 不良反应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伏邪辨治原发性痛经理论体系初探[J]. 李绍林,胡勇,何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01)
[2]得气对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的影响[J]. 王培,张鹏,吴桂雯,胡尚卿,李静,孙俊俊,王亚峰,赵珉一,胡妮娟,朱江. 针刺研究. 2018(01)
[3]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 李潇. 辽宁中医杂志. 2017(11)
[4]隔姜灸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 王明明,蔡圣朝,费爱华,贺成功,代飞. 四川中医. 2017(11)
[5]基于玄府-天癸学说论治原发性痛经[J]. 李绍林,胡勇,何伟. 中医杂志. 2017(15)
[6]艾灸与针刺三阴交对原发性痛经镇痛效应分析[J]. 冯彦娜,肖雁冰. 四川中医. 2016(10)
[7]名中医辨治原发性痛经经验述要[J]. 王珊珊,魏绍斌. 四川中医. 2016(09)
[8]不同人群疼痛评估常用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 孙婷,马杰,李静,朱宁宁,霍蕊,黄兰,徐莉莉. 现代临床护理. 2016(04)
[9]中文版COX痛经症状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马玉侠,马海洋,陈少宗,高树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1)
[10]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 陈琼,张婷婷. 广东医学. 2013(20)
本文编号:3217030
【文章来源】:四川中医. 2019,37(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方法
1.4.1 温经止痛方
1.4.2 穴位贴敷
1.4.3 西药治疗
1.5 观察指标
1.5.1 痛经症状积分
1.5.2 疼痛程度积分
1.5.3 中医证候积分
1.5.4 总体疗效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脱落病例
2.2 痛经症状积分
2.3 疼痛程度积分
2.4 中医证候积分
2.5 总体疗效
2.6 不良反应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伏邪辨治原发性痛经理论体系初探[J]. 李绍林,胡勇,何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01)
[2]得气对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的影响[J]. 王培,张鹏,吴桂雯,胡尚卿,李静,孙俊俊,王亚峰,赵珉一,胡妮娟,朱江. 针刺研究. 2018(01)
[3]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 李潇. 辽宁中医杂志. 2017(11)
[4]隔姜灸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 王明明,蔡圣朝,费爱华,贺成功,代飞. 四川中医. 2017(11)
[5]基于玄府-天癸学说论治原发性痛经[J]. 李绍林,胡勇,何伟. 中医杂志. 2017(15)
[6]艾灸与针刺三阴交对原发性痛经镇痛效应分析[J]. 冯彦娜,肖雁冰. 四川中医. 2016(10)
[7]名中医辨治原发性痛经经验述要[J]. 王珊珊,魏绍斌. 四川中医. 2016(09)
[8]不同人群疼痛评估常用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 孙婷,马杰,李静,朱宁宁,霍蕊,黄兰,徐莉莉. 现代临床护理. 2016(04)
[9]中文版COX痛经症状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马玉侠,马海洋,陈少宗,高树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1)
[10]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 陈琼,张婷婷. 广东医学. 2013(20)
本文编号:3217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21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