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少阳经腧穴治疗偏头痛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的大脑局部一致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1:04

  本文关键词:针刺少阳经腧穴治疗偏头痛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的大脑局部一致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以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刺少阳经穴即时效应及累积效应对偏头痛患者相关脑区局部一致性的影响,对比分析即时效应与累积效应对偏头痛患者大脑中枢影响的异同,为少阳经穴针刺治疗偏头痛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1.本研究共纳入26例偏头痛患者,取风池、外关、丘墟、阳陵泉四穴常规针刺治疗4个疗程,8次为一个疗程,隔日一次,共32次,每次30min。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头痛情况进行评估。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头痛发作次数、VAS评分、偏头痛患者生活品质问卷(M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疗效。 2、.针刺偏头痛患者右侧丘墟穴,同时进行fMRI数据采集作为即时效应;针刺少阳经穴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在静息状态下采集fMRI数据,两者的差值作为针刺治疗的累积效应,采用SPM5进行分析。结果: 1、针刺治疗后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少,VAS评分、SAS、SDS评分降低,MSQ各项评分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均改善了偏头痛病人脑局部一致性降低的脑区,使其局部一致性增高;针刺后脑局部性增高脑区较针刺前脑局部一致性降低的脑区数量增加,且即时效应使局部一致性增高的脑区更加广泛。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局部一致性均增高的脑区有:脑岛、前扣带、丘脑、中央前回、额下回、楔叶、颞下回、颞横回、颞上回、红核、黑质;即时效应以下脑区局部一致性也增高:海马、杏仁核、基底节区、右直回、右眶回;累积效应在以下脑区局部一致性增高:中央后回、脑桥、延髓。 结论: 1、少阳经穴针刺干预后可改善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VAS评分、MSQ评分、SAS、S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有效。 2、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可实现共同调节偏头痛患者的内侧痛觉系统相关脑区脑功能活动的局部一致性。 3、即时效应对情绪相关脑区的调节较累积效应明显,主要集中在杏仁核、海马。
【关键词】:针刺 偏头痛 少阳经 fMRI 局部一致性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6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8
  • 缩略词表8-9
  • 引言9-10
  • 研究方案10-33
  • 1. 研究对象10-13
  • 1.1 受试者招募10
  • 1.2 偏头痛受试者的选择10-12
  • 1.2.1 诊断标准10-11
  • 1.2.2 纳入标准11
  • 1.2.3 排除标准11-12
  • 1.2.4 受试者的剔除与脱落标准12
  • 1.2.5 剔除脱落病例的处理12
  • 1.2.6 研究中止标准12
  • 1.3 健康受试者的选择12-13
  • 1.3.1 纳入标准12-13
  • 1.3.2 排除标准13
  • 1.3.3 健康受试者的剔除与脱落标准13
  • 2. 研究方法13-19
  • 2.1 技术路线13-14
  • 2.2 样本含量14
  • 2.3 随机方法14
  • 2.4 对照设计14-15
  • 2.5 盲法15
  • 2.6 治疗方案15-16
  • 2.6.1 取穴15
  • 2.6.2 经穴定位及针刺操作15
  • 2.6.3 针具15
  • 2.6.4 针刺基本操作规范15-16
  • 2.7 临床观察指标16
  • 2.7.1 一般项目16
  • 2.7.2 临床效应评价指标16
  • 2.7.3 安全性评价指标16
  • 2.8 fMRI扫描方案16-18
  • 2.8.1 实验器材及实验地点、时间16
  • 2.8.2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6-17
  • 2.8.3 扫描方法17
  • 2.8.4 即时针刺操作方法17-18
  • 2.8.5 fMRI扫描参数18
  • 2.8.6 观察项目18
  • 2.9 数据分析18-19
  • 2.9.1 临床资料的分析18
  • 2.9.2 功能性磁共振图像数据处理18-19
  • 3 结果19-33
  • 3.1 受试者脱失和剔除情况19-20
  • 3.2 基线分析20-21
  • 3.3 临床观察指标21-23
  • 3.3.1 疼痛指标21-22
  • 3.3.2 生活质量指标(MSQ)22-23
  • 3.3.3 情绪指标23
  • 3.4 不良反应情况23-24
  • 3.5 功能性磁共振数据结果24-33
  • 3.5.1 偏头痛患者与健康人比较24-26
  • 3.5.2 即时针刺对偏头痛患者的脑功能的影响26-29
  • 3.5.3 少阳经穴针刺干预偏头痛后对脑功能的影响29-33
  • 讨论33-45
  • 1. 关于偏头痛的认识33-35
  • 1.1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33
  • 1.2 西医对偏头痛的认识33-35
  • 2.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探讨35-36
  • 3. 取少阳经腧穴治疗偏头痛是临床常用选穴方法36-37
  • 4. 临床即时针刺和重复针刺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37-38
  • 5. BOLD-fMRI是研究针刺治疗作用的有效手段38-40
  • 6. 功能性磁共振结果讨论40-45
  • 6.1 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可实现共同调节偏头痛患者的内侧痛觉系统40-43
  • 6.2 即时效应对与情感相关脑区的调节较累积效应明显43-44
  • 6.3 累积效应对第一躯体感觉皮层(SI)的影响44-45
  • 结论45
  • 问题与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52
  • 致谢52-53
  • 附件一:综述53-59
  • 参考文献57-59
  • 附件二:相关评价指标量表59-65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晓枫;裘昌林;;裘昌林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经验撷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陈勤;吴曦;朱欢;谢惺;卢圣峰;唐勇;梁繁荣;;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文献用穴规律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朱洲;周冀英;范小平;李雪莲;冉丽;;头痛门诊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12期

4 舒慧敏;周冀英;;偏头痛诱发因素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年22期

5 杨骏;李传富;张庆萍;袁爱红;徐春生;朱一芳;李落意;赵斌;;合谷穴针刺周围性面瘫患者脑功能成像初步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袁军,房家毅,李梅,王耀民;辨证分型针刺治疗血液流变学异常偏头痛162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4年05期

7 曹颖;张红星;邹燃;;针刺少阳经穴对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对血桨β-内啡肽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02期

8 许德英;常永超;江涛;岳彩娟;;138例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0期

9 朱鸿儒;张俊然;邱昌建;武瑞芝;孟雅婧;崔豪飞;龚启勇;张伟;;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研究[J];华西医学;2012年05期

10 陈邦国;针刺治疗偏头痛对血清镁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1999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针刺少阳经腧穴治疗偏头痛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的大脑局部一致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23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