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
发布时间:2021-09-22 23:47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予CR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氧合指数(Pa O2/Fi O2)、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汗出、肢厥及紫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IL-10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Pa O2/Fi O2较对照组高,Lac较对照组低(P<...
【文章来源】:吉林中医药. 2020,4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检测方法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观察指标
17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见表3。
2.4 2组治疗前后组织灌注指标比较见表4。
2.5 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5。
2.6 2组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见表6。
3 讨论
本文编号:3404597
【文章来源】:吉林中医药. 2020,4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检测方法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观察指标
17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见表3。
2.4 2组治疗前后组织灌注指标比较见表4。
2.5 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5。
2.6 2组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见表6。
3 讨论
本文编号:3404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40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