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罐斑研究方法的思路解析

发布时间:2021-10-06 23:34
  该文以近10年罐斑颜色及拔罐疗法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汇总分析罐斑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罐斑及罐斑诊疗意义提供新思路,以期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研究罐斑效应,提高罐诊标准化、规范化进度,从而提升拔罐疗法学术价值及地位。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2020,28(0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对罐斑研究的初步认识
2 罐斑的研究方法
    2.1 从外观角度研究
    2.2 从血流动力学角度研究
    2.3 从学科交叉角度研究
3 罐斑研究的影响因素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罐斑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分析[J]. 葛泉希,马榕,王超,孟向文.  中国针灸. 2018(12)
[2]多信息融合、多物理属性集成的循经脏腑调理技术[J]. 芦煜,牛婷立,陈畑宇,杨学智,马良宵,杨洋,李海燕,谢春娥,牛欣.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5)
[3]罐印效应的临床意义[J]. 王金淼,田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02)
[4]循经藏腑调理“欲病”的作用[J]. 武燕静,牛婷立,芦煜,陈畑宇,高璐佼,张毓晋,杨洋,马良宵,杨学智,牛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10)
[5]采用高光谱成像仪对拔罐罐斑颜色光谱的初步观察[J]. 田宇瑛,王淑友,王广军,贾术永,宋晓晶,李宏彦,张栋,张维波.  中国针灸. 2016(10)
[6]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崔帅,崔瑾.  针刺研究. 2012(06)
[7]腰痛患者拔罐后罐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研究[J]. 唐晓,肖雪花,张国庆.  针刺研究. 2012(05)
[8]喜疗妥消褪中医罐斑的实验研究[J]. 安丛丛,齐彦春,只利涛,卢言言.  护理学杂志. 2012(11)
[9]大椎穴拔罐前后对健康成人左肺俞及其旁开非经穴的氧分压变化的影响[J]. 孟向文,李超群,郭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04)
[10]HSV色彩空间罐斑颜色特征研究[J]. 孔林涛,夏国坤.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拔火罐过程中的湿气扩散和血管破裂的有限元分析[D]. 李旭东.华中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20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420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