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诊理论与临床研究概述及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11 16:40
对目诊的理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目诊理论研究仍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临床效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进行述评,以期进一步完善目诊的理论体系,推动形成一个客观标准的智能化目诊平台,充分发挥其临床效能。
【文章来源】:中医药导报. 2019,25(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目诊法的理论基础
1.1 医史文献研究
1.2 目诊理论的发展
2 目诊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2.1 目诊的临床研究
2.1.1 根据眼部特征变化诊察疾病
2.1.2 根据眼部特征变化辨证分型, 判断病程进展
2.1.3判断病邪性质及盛衰
2.1.4指导治疗, 判断预后
2.2 现代科学技术在目诊的应用
3 目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3.1 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3.2 临床应用上的限制
3.3 缺乏支持中医目诊研究的数字化平台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眼针沿革及眼周穴区划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J]. 刘昱麟,张威,马贤德,宋采秋,王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2]浅谈《伤寒杂病论》中眼部症状的辨治及对中医眼科学发展的影响[J]. 陈水龄,褚文丽,刘健,亢泽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7)
[3]《黄帝内经》目诊理论探析[J]. 马蕾,王锦慧,朱钧晶,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6)
[4]现代中医眼科五轮学说与《灵枢·大惑论》的比较分析[J]. 刘昕妍,周剑,王维广,翟双庆. 环球中医药. 2018(06)
[5]谈《黄帝内经》中的“目诊”[J]. 李今庸. 中医药通报. 2017(06)
[6]“读眼术”是运用中医思维打开情志疾病的大门[J]. 姜亚楠,姜德友.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2)
[7]陈达夫太阴目病辨治探析[J]. 赵培源,耿建国,王蕾. 环球中医药. 2017(08)
[8]一种面向中医目诊的虹膜定位算法[J]. 穆珺,晏峻峰,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9]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特点分析[J]. 赵长影. 糖尿病新世界. 2017(05)
[10]中医眼科的全息观[J]. 杨紫阳,卢丙辰. 中医临床研究. 2017(06)
硕士论文
[1]中医眼诊之理论渊源与应用[D]. 魏旭民.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30886
【文章来源】:中医药导报. 2019,25(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目诊法的理论基础
1.1 医史文献研究
1.2 目诊理论的发展
2 目诊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2.1 目诊的临床研究
2.1.1 根据眼部特征变化诊察疾病
2.1.2 根据眼部特征变化辨证分型, 判断病程进展
2.1.3判断病邪性质及盛衰
2.1.4指导治疗, 判断预后
2.2 现代科学技术在目诊的应用
3 目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3.1 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3.2 临床应用上的限制
3.3 缺乏支持中医目诊研究的数字化平台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眼针沿革及眼周穴区划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J]. 刘昱麟,张威,马贤德,宋采秋,王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2]浅谈《伤寒杂病论》中眼部症状的辨治及对中医眼科学发展的影响[J]. 陈水龄,褚文丽,刘健,亢泽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7)
[3]《黄帝内经》目诊理论探析[J]. 马蕾,王锦慧,朱钧晶,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6)
[4]现代中医眼科五轮学说与《灵枢·大惑论》的比较分析[J]. 刘昕妍,周剑,王维广,翟双庆. 环球中医药. 2018(06)
[5]谈《黄帝内经》中的“目诊”[J]. 李今庸. 中医药通报. 2017(06)
[6]“读眼术”是运用中医思维打开情志疾病的大门[J]. 姜亚楠,姜德友.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2)
[7]陈达夫太阴目病辨治探析[J]. 赵培源,耿建国,王蕾. 环球中医药. 2017(08)
[8]一种面向中医目诊的虹膜定位算法[J]. 穆珺,晏峻峰,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9]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特点分析[J]. 赵长影. 糖尿病新世界. 2017(05)
[10]中医眼科的全息观[J]. 杨紫阳,卢丙辰. 中医临床研究. 2017(06)
硕士论文
[1]中医眼诊之理论渊源与应用[D]. 魏旭民.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30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43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