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5:4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新诊断麻痹性斜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结合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西药相比,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结合针刺能有效提高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2020,26(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体系的发展与现状[J]. 陈薇,方赛男,刘建平,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2)
[2]国内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体系的引入及其在中医药领域面对的挑战[J]. 陈薇,方赛男,刘建平,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1)
[3]葛宝和应用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J]. 张倩倩,刘妍,葛宝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09)
[4]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与肌腹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效果对比[J]. 邵毅,胡佩宏,邹晶,张颖,刘新华,裴重刚. 眼科新进展. 2015(09)
[5]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临床观察[J]. 谭翊,刘清国,陈陆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4(02)
[6]运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鼠骨骼肌微血管灌流的影响[J]. Clemente FR,尤春景.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1992(02)
本文编号:3448362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2020,26(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体系的发展与现状[J]. 陈薇,方赛男,刘建平,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2)
[2]国内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体系的引入及其在中医药领域面对的挑战[J]. 陈薇,方赛男,刘建平,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1)
[3]葛宝和应用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J]. 张倩倩,刘妍,葛宝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09)
[4]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与肌腹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效果对比[J]. 邵毅,胡佩宏,邹晶,张颖,刘新华,裴重刚. 眼科新进展. 2015(09)
[5]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临床观察[J]. 谭翊,刘清国,陈陆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4(02)
[6]运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鼠骨骼肌微血管灌流的影响[J]. Clemente FR,尤春景.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1992(02)
本文编号:3448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44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