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远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和通路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04:49
  目的探究右归饮加减方联合西药三联法(甲氨蝶呤、消炎痛和地塞米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远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和通路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是单盲、随机化的,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观察2组患者基线资料,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9个月WOMAC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观察随访1年内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3、6、9个月WOMAC评分、IL-1、IL-6、TNF-α和NF-κB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联合组治疗后3、6、9个月WOMAC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IL-1、IL-6和TNF-α在治疗后6、9个月时显著低于单纯组,而联合组NF-κB在治疗后3、6、9个月时显著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与NF-κB通路相关系数分别为IL-1(r=0.862,P=0.000)、IL-6(r=0.458,P=0.001)和TNF-α(r=0... 

【文章来源】:河北医药. 2019,41(1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单纯组:
        1.3.2 联合组:
    1.4 观察治疗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分析
    2.3 炎性因子与NF-κB和WOMAC评分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J]. 解春霞,刘敏,江芳超,谢小超,宋彩霞.  辽宁中医杂志. 2017(11)
[2]补肾、活血、祛痰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谭旭仪,陈献韬,高书图,段小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6)
[3]冯兴华痹症“贵肝”学术思想探析[J]. 宋竖旗,李灿,冯兴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01)
[4]右归饮治疗大鼠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研究[J]. 应俊,罗程,张元斌,金红婷,肖鲁伟,童培建.  中国中医急症. 2016(02)
[5]和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 姜萍,张琳英,戴玲玲,蒋雪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1)
[6]《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解读[J]. 曾学军.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5(04)

硕士论文
[1]加减右归饮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D]. 俞喆.云南中医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484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484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