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2-02-20 03:47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在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12月门诊诊治的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瑞巴派特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瑞巴派特+清热调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以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降低西药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临床治疗疗效好,值得推广。
【文章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8(1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3治疗效果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2.2不良反应
2.3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化系统常见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 唐旭东,王凤云,张声生,马祥雪,卞立群,温艳东,吕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8)
[2]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Meta分析[J]. 周义方,喻斌. 湖南中医杂志. 2019(07)
[3]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J]. 吴逸舟,刘晏,乐琦琦. 中成药. 2018(12)
[4]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进展[J]. 朱永钦,朱永苹,黄连梅,韦维,林寿宁,唐友明,廖冬燕,刘玉,李艳波,奚锦要,罗昭琼,蒙晓冰.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2)
[5]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 叶晖,张学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09)
本文编号:3634252
【文章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8(1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3治疗效果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2.2不良反应
2.3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化系统常见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 唐旭东,王凤云,张声生,马祥雪,卞立群,温艳东,吕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8)
[2]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Meta分析[J]. 周义方,喻斌. 湖南中医杂志. 2019(07)
[3]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J]. 吴逸舟,刘晏,乐琦琦. 中成药. 2018(12)
[4]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进展[J]. 朱永钦,朱永苹,黄连梅,韦维,林寿宁,唐友明,廖冬燕,刘玉,李艳波,奚锦要,罗昭琼,蒙晓冰.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2)
[5]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 叶晖,张学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09)
本文编号:3634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634252.html